做燈,聽老板的還是聽市場的?
摘要: 做燈這事,問燈廠的工作人員,他們指定說是聽老板的,老板說要做成啥樣的就做成啥樣的!可是這真的全要聽老板的嗎?做為燈廠的一份子,如老板做錯了,員工有責任提醒老板,老板也應珍惜這樣的好員工。
做燈這事,問燈廠的工作人員,他們指定說是聽老板的,老板說要做成啥樣的就做成啥樣的!可是這真的全要聽老板的嗎?做為燈廠的一份子,如老板做錯了,員工有責任提醒老板,老板也應珍惜這樣的好員工。
做燈,一定要聽市場的,按客戶的喜好與品位來設計才好。
現在的照明市場不再是賣方市場,已經是買方市場了。以前的信息不對稱、交通閉塞等因素,造成只要是像樣點的燈就不愁銷路。而現如今,你的燈做的再好,沒有推廣出去,大家不知道,一樣不好賣;你的燈做的再好,客戶不喜歡,也賣不掉,照樣不值錢!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遠去,現在是酒香也要去吆喝!
如果一個燈廠老板專注于做燈,每天都待在廠里認真研究燈、改進燈,這樣的老板很有匠心,也值得敬佩。但他如果一直閉門造車,只做自己認為好的燈、自己喜歡的風格、自己認為的爆款,那么也一種悲哀。
我們很容易走進一種誤區,就是自己認為好的、喜歡的,別人也就會喜歡。就像大家調侃的:“這世界上有種冷是你奶奶覺得你冷。”做燈,如果像這樣長此以往,將是末路!所以,做照明行業的,想把燈做好,你得了解你的終端客戶,要摸清客戶喜歡的款式,也要看到燈具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也接觸過很多燈具老板,有很多優秀的燈具老板,他們經常全國各地的去跑,往建材市場跑、去門店里逛、去照明展上看、找大客戶喝茶,他們就是在做市場調研。今年的節能燈銷量大增,今年的室內照明燈具訂單在增加,今年的北方市場好做……這些都是他們所研究的課題,然后回來做設計創新及營銷部署。這樣的燈企才能長久持續地發展下去。
有家燈廠,去年老板還信誓旦旦地說,要在幾年內超過某一線品牌,今年就銷聲匿跡了。追問其原因,說是老板想玩個性,做差異化營銷,花了血本去設計出了一批很特別的燈,但又不熟悉市場,將此燈賣給中年人,但他們不喜歡。于是想賣給年輕人,因為成本高,報價也高,年輕人也承受不起。結果可想而知,并沒有銷出去,就這樣資金鏈斷了。最后不得不大幅裁員,現在廠里就做以前的老款,暫時維持著……
2015年照明行業經歷了大洗牌,受房地產的蕭條的影響下,有些燈廠銷量有所下降。燈具市場蛋糕就那么大,現在燈企也很多,所以想搶些蛋糕吃好,絕非易事。有些大的品牌,早已搶占了固定份額,你不接地氣,不適應市場,你怎么去生存呢?所以現在做燈,不是老板說的算,而是市場說的算,消費者說的算!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