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謂是LED行業最為動蕩的一年,一幕幕跨境并購奏起、一場場低價搶市登臺,一輪輪倒閉跑路潮各地上演,LED行業經歷了深刻的變革。作為故事主角的LED企業在2015年的營業狀況如何?對于行業的發展有何看法?阿拉丁新聞中心于前段時間采訪了部分企業,以此了解2015年LED企業的生存狀態及2016年的發展計劃。
福建云星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星),作為專注于照明用鋁電解電容生產的企業,今年的總銷售額保持增長態勢,但整體利潤相對去年下滑,因為照明產品利潤都在直線下降,元器件廠要保持盈利不過是一種空話,云星也不能獨善其身。“慶幸的是,因為LED業務的大弧增長,云星還能保持一定的利潤以維持公司的健康運營。”云星生產總監沈大林欣喜說道。
據沈大林介紹,2015年云星在發展戰略上做出了重大調整,將產品基本轉型為LED照明用鋁電解電容,并在成本上能配合LED市場發展的要求。“我們深知,照明已經是LED的天下,照明電解需跟上LED發展的腳步。”
同時,LED同質化競爭激烈,沒有價格優勢就沒有市場,云星堅持“同質量價格最優,同價格質量最好”的市場原則,一直致力于成本的優化,提升產品性價比。沈大林透露,“基于這些舉措,我們保持了全年30%的增量,這喜人的成效是對于公司發展戰略調整方向正確性的肯定。”
在2015年,“互聯網+”及電商狂潮席卷全行業,LED企業亦跟隨這股潮流,搶先布局O2O,但在沈大林看來,照明企業進行的O2O戰略是2015年“然并卵”的戰略之一。“明顯感覺到,2014年以來,照明行業內體量較大的企業似乎都在投入O2O,但實際具有成效的卻很少。互聯網是一個好工具,但可以玩得轉的卻不多,如果把新的銷售方式的發展完全寄希望于互聯網的大潮中,那么你可把握的空間可能遠不如希望的那么理想。”
當記者問及2015年對照明行業影響最深的事件,沈大林說:“2015年照明行業給我印象最深的字眼是降價與并購。”
這一年價格下降的態勢遠超出我們預料之外,價格的下降促使LED替代節能燈的周期大大縮短,由2014年到2015年,僅僅兩年的時間,LED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整個照明市場,節能燈瞬間成了昔日黃花。“這種產品替換的速度是我們以前沒有見過。”沈大林表示。
但同時,價格下降速度過快也致使照明企業哀鴻遍野,據數據統計,僅是2015年倒閉的照明企業數量便超過4000家。在這種商業環境之下,活下來的照明企業利潤率也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可喜的是,通過一輪洗牌之后,國內照明企業掌控全球LED市場的時機已經到來,國外照明巨頭因為出于成本的考量,難以在與國內企業的競爭中形成絕對的優勢。LED低利潤的格局已經形成,國外照明企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研發再投入意愿已經不大,LED之于他們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從今年國外傳統照明巨頭飛利浦及歐司朗相繼分拆并出售部分利潤率低下的LED事業部的事件可見一斑,未來LED將是國內企業一統天下。國內產品價格無敵,并且技術成熟,沒有道理缺失市場。
另一方面,企業之間的并購是照明行業大整合的一個趨勢,企業進行并購無非是為了兩點:一是擴大規模,整合供應鏈以達到最低成本;二是拓展銷售渠道,現階段渠道仍是照明產品銷售的主要方式,而并購是最快的途經。
沈大林強調,“在當下照明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就是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以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
對于2016年,沈大林坦言照明行業將更難,因為照明行業同質化的競爭仍將持續,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服務效率的壓力依然存在,規模擴大勢在必行。2016年云星新工廠將投入使用,未來將擁有全新的公司大數據平臺、新的生產交付模式,“工廠要向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升級,這是新的一年對云星新的挑戰。”沈大林說。
最后,問及對于2016年的寄望,沈大林打趣說,“活下去,賺點小錢,算是新的一年基本的期望吧。”對于企業來說,在行業大洗牌的當下,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