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燈具小店老板的賺錢之道!
摘要: 我店的規(guī)模,在這十多家來說,是最大的,樣品也是最多,如果有買燈需求,首先都會考慮來我店里看看,這就贏得了先機,有先入為主的影響。
這是一名普通燈商的自白,希望能對你的經(jīng)營有所啟示。
我是在一個小地方賣燈具,一個人口只有幾萬人的農(nóng)村小鎮(zhèn)。當初選擇這里:
一是小地方競爭相對小,對于我這種資金薄弱的小蝦米來說可以避開敵人的優(yōu)勢兵力,搶那些別人不注重的市場。
二是看好這邊在搞新農(nóng)村建設,有大量的燈具需求。
現(xiàn)在看來,也不知道當初選擇是對還是錯。在我這個鎮(zhèn)有幾家做燈具,另外離這個鎮(zhèn)三公里遠的另外一個鎮(zhèn)還有幾家,但目前來看,生意最好的是我這個店,同樣產(chǎn)品的利潤我是最高的。
我店的規(guī)模,在這十多家來說,是最大的,樣品也是最多,如果有買燈需求,首先都會考慮來我店里看看,這就贏得了先機,有先入為主的影響。
不以低價競爭,而應挖掘客戶需求
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市場上的產(chǎn)品都大同小異,區(qū)別不大,但是我從來不和他們拼價格,一款落地燈,別人報價150塊,另外一家報175,在別人的眼里,他們都是同一種貨色,沒什么差別,我就偏偏報200,給人感覺就是好燈,因為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貴的就是好的。
燈具屬于低認知模式,客人購買之前一般不會花太多精力去了解。對于一個不懂的東西,大多數(shù)人都是以價格做質(zhì)量好壞的標準。在多數(shù)人的思想里,廣東古鎮(zhèn)的燈具是最好的,但是真正去賣廣東古鎮(zhèn)的燈具,對于農(nóng)村市場來說,就沒有利潤了,唉~~
上樣品不求多,追求有效
剛開始,我在店里上了很多樣板,吊燈、吸頂燈有六十多款,落地燈還有好幾十款。那時候我認為店里樣品多,客人來了總有一款是他喜歡的,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很不好。
樣品太多,有的人反而不知道怎么選,什么都覺得好看,又好像都不滿意,結(jié)果選了半天也沒有確定下來。有太多的選擇是把選擇的痛苦交給客人,有選擇困難癥的干脆走了,這樣既浪費了我的表情,又沒有時間接待其他客人,說不定還會因此損失其他生意!
后來我干脆把很大一部分樣品都下了,吊燈就留三十幾款,落地燈三十多款,這樣客人來選燈的時候反而好選了,成交率上升了。
上樣品的時候,我故意把很難看的,就是大多數(shù)人看了都不喜歡的和很漂亮的樣品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后把不好看的價格報高,好看的報低,先給客人推薦難看的價格高的產(chǎn)品,客人一聽第一反應就是很驚訝,這么難看價格還這么高,OK,目的達到了,然后我就介紹旁邊的,客人一看,這款燈又好看價格又比較那款低,在心里基本上就定了。
不和客戶講價格,和客戶講價值
產(chǎn)品如果定了,就是砍價了,很多人都說怎么這么貴啊,便宜點,其實無論你報什么價,客人都會說貴,就算你報的價低于成本價,他也會喊貴,人性使然吧。
客人真正要的不是你降多少,而是要一個為什么貴的理由,記住,這個很重要,不要一開口就降價,那你死了。客人會覺得,我靠,原來水分這么大,那肯定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人性都是貪婪的,你越是降他越是不滿足。這時候你就要有點專業(yè)的知識了,告訴他為什么貴。
當然,只是談這些沒有用,他們不關(guān)心這個,也不懂,你要把區(qū)別說出來,會有什么樣子的影響。適當運用FAB法則。指出產(chǎn)品的屬性,這種屬性給對方帶來的好處,說出具體利益……這個時候就可以夸大痛苦,給他描繪一個買便宜燈具的嚴重后果,這個需要自由發(fā)揮哈。
話說了一大堆,如果還覺得貴,你這個時候就不要降了,告訴他如果你想買便宜燈,去XX家,他家的燈便宜,如果你要想買好燈,就我這里,當然,絕對不能說別人家的燈不好,一是職業(yè)道德,二是別人會看不起你,意思到了就行了,點到為止。這樣大概有20%會去,去的這20%里客戶如有70%會倒回來,我也是醉了。
制造意外驚喜,超出客戶的期待
成交之后,我一般會送客人一些惠而不費的東西,比如掃把、拖把、塑膠盆等這些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又是非常實用的東西,當然,這些不值錢的東西不要提前告訴他,成交之后再送給他,客人不是要便宜,而是貪便宜,不要錢的東西當然要了,算是給他意外的驚喜吧,超出別人的期待,才算的上是驚喜。所以呢,很多買了燈的人都愿意給我介紹親戚朋友。
農(nóng)村人不相信廣告,不相信傳單,就相信親戚朋友介紹,只要別人相信你了,接下來的事情不說你也懂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