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東莞市北科電子科技公司(以下簡稱“北科電子”)董事總經理徐曉華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做過幾年銷售的他總是能侃侃而談。
徐曉華可以說是屬于LED行業最早的那波淘金者,而對于自己多年的創業歷程,他總是自謙說是誤打誤撞,而實際上,他在松山湖創立的北科電子,已經成為LED紫外線光固化系統的領軍者。
蹣跚闖進LED行業
畢業之后,江西人徐曉華首先在家鄉找到了一份工作,過著與多數人并無二致的普通生活,但過了幾年,他厭倦了這種每天重復的工作環境,于是毅然辭職,南下深圳淘金。
在深圳,徐曉華進入到大族數控,經過幾年的打拼,他已經成為公司的總經理助理。但徐曉華還想接受更大的挑戰,他于是主動請纓調到了銷售部,“因為在銷售部,工資是跟自己的業務直接掛鉤的,更有挑戰性。”
2006年時,徐曉華還一個訂單都沒有跑到,而到了2007年,他已經拿下了1000多萬的訂單。同樣是在這一年,徐曉華與他人合伙開了第一家工廠,這家位于東莞萬江的企業,主要業務是線路板的代工,在訂單充足的那個年代,一年可以做到3000多萬的產值,這令徐曉華積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然而好景不長,金融危機的來襲,很快就沖擊到了徐曉華的企業,2009年,徐曉華選擇了退出。也是在這一年,徐曉華看到了LED這個新興產業的商機,“當時廣東開始在全省推廣LED燈,于是我決定試試。”
聚集了一幫朋友,徐曉華與他人合伙開了一家LED燈珠加工廠,在經過前期的摸索后,徐曉華很快就摸到了LED行業的運作邏輯,雖然當時產品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是在LED行業的草莽時期,徐曉華還是通過這家企業大賺了一筆。
隨后,徐曉華就一直在LED行業摸爬滾打,逐步摸透了這個新興產業。從他的創業歷程可以看出,在此后幾年,他的創業軌跡,恰好踩準了LED行業的升級步伐。由于徐曉華對市場的精準研判,因此在這個行業總是能左右逢源。
發力核心技術環節
在經過了草莽發展期后,LED很快就迎來了“紅海”廝殺,徐曉華意識到,不能再在低端的加工制造環節浪費精力,而應該通過核心技術,尋找更大的盈利增長點。
一個偶然的機會,徐曉華與東莞北大光電研究院有了對接,彼時,東莞北大光電研究院正在進行LED紫光技術的研發,并想實現產業化,而徐曉華則正在尋找產學研合作機會,雙方一拍即合,在2014年年底成立了北科電子。
按照徐曉華的介紹,北科電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借助北大的技術研發,實現LED紫光的產業應用,在未來,這項前沿技術可以應用于戶外廣告、建筑建材、噴繪打印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在北科電子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通過北科電子自主研發的設備,在一張戶外廣告牌上進行了LED紫光固化,“經過這項工藝的處理,就永久不會掉色,而且還節能環保。”徐曉華向記者介紹。
現在看起來設備性能已經很穩定,而去年的一場波折差點令項目陷入泥潭。去年4月,北科電子生產出首批40臺設備,而客戶反饋的結果是,不能達到要求。
徐曉華并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創業者,他毅然下令召回所有設備,決定投入研發力量對設備進行改善。經過數月的潛心研發后,北科電子最終生產的設備令客戶很滿意,徐曉華終于舒了一口氣。
今年產值劍指3000萬
在技術已經成熟后,今年,北科電子將會實現產品的量產,對于今年的銷售目標,徐曉華豪氣地宣稱:“預計能突破3000萬。”
提出3000萬的銷售目標,徐曉華并不是無憑而說出,他的依據是,現在,在LED紫光固化領域,國內幾無競爭者,即使是那些掌握技術的大企業,北科電子也是與他們進行錯位競爭,可以說,在這個細分領域,北科電子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唱獨角戲。
不像之前經營代工企業,現在的北科電子,在與客戶進行談判時,已經擁有充分的定價權,因此,其產品的利潤率也十分可觀,這些都將支撐徐曉華提出的3000萬銷售目標的實現。
北大光電研究院一位LED紫光專家也表示:“現在,傳統LED行業競爭已經一片慘烈,很難在這方面有所作為,而LED紫光則是一個新興領域,北科電子率先在此領域發力,可以說未來大有可為。”
今年,徐曉華也計劃啟動北科電子的融資計劃,借助資本的力量,實現更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