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智能家居的概念似乎特別火熱,一時間很多科技行業大佬都紛紛投入資源發展智能家居。但是至今為止,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還是停留在“概念”的步伐,行業內甚至有句玩笑話:珍愛生命,遠離智能家居。我們曾經發過一篇文章聊過智能家居這些年的發展歷程。
但,勇當先行者,或許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我始終相信,物聯網勢在必行,“智能+一切”在未來將會是一個常態。而智能照明,或許會是照明行業的下一個風口。我們將用幾期推送,跟隨著幾位智能照明先行者的腳步,聽聽他們的創業故事,體驗在風口與深坑同在的獨木橋上翩翩起舞的感受。今天,我們來聽聽,EYEWANT創始人程柱的故事。
EYEWANT:IWANT,THE HEAL TH OF YOUR EYES.
從建筑師到健康智能照明的創業者
我于2003年畢業于廣州大學建筑學專業,畢業后在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工作,也是在這里工作的八年,我開始接觸照明設計,在建筑設計院可以了解到一些照明設計的知識,但只是停留在照度、照明功率密度等規范要求上。
照明設計是由業主委托專業的照明設計公司去完成的,作為建筑設計師,我更懂得建筑需要怎樣的光。
2011年,國內剛剛出現“智能家居”這個概念,在一次聚會中,我和張智行先生互相交流想法,我們都非常看好智能家居這個市場,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各自辭去了那份安逸、待遇優厚的工作,投身到創業大軍里,使勁地折騰自己,現在想起來當時還真是有點“任性”啊。一開始我們在一間民宅里建立起自己的“辦公地點”。
那時我們什么都沒有,兩個完全外行的人想進入“高大上”的智能家居行業,哪有這么簡單啊!所以我們先成立了廣州卓岸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先從智能家具切入。對于室內裝飾設計,我算是大半個行內人,應付起來也算得心應手。
在從事室內裝飾設計的過程中,我惡補了很多光和燈的知識,因為業主一般會把室內裝飾設計和室內照明設計一起委托給我們。作為室內設計師,我更懂得室內空間特別是家居需要怎樣的光。
就這樣走過了三年,“智能家居”在國內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乃至今天,“智能家居”在人們心目中都是“高大上”、豪宅別墅才消費得起的玩意。我們意識到,進入智能家居的門檻太高,涉及面太廣,這樣下去,我們何時才能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啊?于是我們把目光放在了相對集中一點的領域上,那就是光。
因為在從事室內裝飾設計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業主對光的認識真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家庭客戶,買燈的標準只有一個——漂亮,大家似乎都沒意識到合適的光對人眼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而作為一個照明設計師,我更懂得人眼需要怎樣的光,我們和另一個合伙人——新加坡視光學博士胡國敏女士也深入探討了光會對人眼造成怎樣的傷害,隨后,公司在2014年正式改名為廣州卓岸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了“EYEWANT愛望”健康智能照明品牌。
從一個室內裝飾設計、照明設計的企業,轉變成一個研發、生產、銷售健康智能燈具的企業,這其實是個挺大的難題。要研發智能健康燈具,除了自身多年對照明設計積累的知識外,還需要眼科醫學、光學、工藝設計、智能硬件、軟件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因為我們的產品是非常跨界的多專業技術組合的結晶,因此除了自己不斷從網上學習燈具的知識,我們還參加一些培訓課程,拜訪行業的權威,從身邊的同學、朋友中搜羅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最終組建了一個擁有各領域技術精英的團隊,從而完成健康智能燈具的研發。目前公司團隊內有眼科醫學、照明設計、智能硬件、軟件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