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16中國智能家居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召開,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山東亮美嘉燈飾連鎖機構董事長聶慶東、華為消費者BG戰略合作與投資總監庾征、京東微聯運營總監張衛烽、樂視網解決方案部總監劉彩俊、亞廈股份副總裁兼董秘吳青誼參與論壇討論。
會上,談及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表示:“單打獨斗,缺乏體系的智能家居1.0時代已經無法適應目前市場的發展變化了,接下來,我們需要以智能面板等多種控制終端為入口,以物物相連為基礎,為用戶提供場景化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這也是鴻雁要開創的智能家居2.0時代。”
據了解,本次論壇現場,鴻雁電器發布了“鴻米生態,互聯互通”智能家居發展戰略,并與華為、京東、樂視、國網、古北、慶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創中國智能家居發展2.0時代。
1.0時代的智能家居產品不“智能”
從比爾?蓋茨的未來之屋,到各類智能家居單品及方案走進人們視野,智能家居在國內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無論從概念還是產品,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嚴格來說,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智能家居行業熱、市場冷的境遇并為扭轉,眾多行業人士仍舊苦苦摸索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
在這個時期,也有智能家居的集成商一年接到上千萬元的業務,但僅限于高端客戶,系統大而全,安裝調試過程復雜,純屬“私人訂制”,未能真正在大眾層面普及。
“智能家居1.0時代,產品的性能低,兼容性差,功能雞肋,普及率低,”王米成說,“人們的消費觀念停留在‘人無我有’階段,過把癮之后,就把產品扔一邊了,很多智能家居產品,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或者用戶體驗做得還不夠,這些產品看似在原來的基礎上加載了智能化模塊,但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
論壇上,聶慶東發表了其對智能家居的看法,他講到:“智能家居目前分為兩大塊,一是整體的解決方案,到現在我家里沒有安裝智能家居,我覺得這很重要,但消費者對這個行業、對產品的理解還需要我們在座很多人去推廣和宣傳;另外,我們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因為現在智能家居市場還是不對稱,智能家居這幾年發展非常好,但是呼吁聲可以少一些,如今還是普及的過程,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鴻雁以智能面板為入口
打造“鴻米互聯互通”平臺
隨著用戶對智能家居的認知程度逐漸增高,產品成本門檻降低,產品性能逐漸成熟、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產品間的互聯互通成為可能,智能家居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王米成把這個階段定義為“智能家居2.0時代”,并推出“鴻米生態、互聯互通”智能家居戰略。根據規劃,鴻雁將以智能面板等多種控制終端為入口,以物物相連為基礎,為用戶提供包括安防監控、智能照明、能源管理、健康管理等在內的場景化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其中,安防監控包括遠程防入侵監控與報警,煙感報警等;健康管理包括通過電磁輻射管理、空氣質量、溫度濕度監測等;能源管理指的是使用智慧控制系統,實現家用電器的遠程遙控、定時開關;智能照明通過一鍵觸摸場景式面板與光自適技術相結合,為用戶提供舒適的光環境。
那么,為什么要通過智能面板來實現各種智能場景的交互?
“在過去的幾年,包括鴻雁在內的眾多廠家,都一度將手機視為智能家居的最佳載體,理由很簡單,手機是目前用戶帶在身邊時間最長的一塊屏幕。但在實踐過程中,卻發現手機并不是最佳選擇。
“以往遙控器直接控制,或者啪地一聲就把燈打開了,現在反而要先拿起手機、解鎖、打開APP、點選、確定等等。一步變成了好幾步,生活反而更麻煩了。”有用戶對此非常抱怨。
此外,根據《2016中國智能家居用戶數據報告》的數據,開關面板是用戶最傾向于選擇的智能家居操控方式,其次才是手機APP。報告分析認為,開關面板作為傳統的控制方式選擇,因其操作的直觀性和根深蒂固的用戶習慣依然成為最受青睞的控制操作方式,特別是當用戶處在居家環境中,使用開關面板的便捷性無疑比需要多次解鎖交互的手機app更高。
按照王米成的設想,在智能家居2.0時代,智能面板等固定端為核心,實現數據交互,手機作為移動端平臺,實行數據安全的遠程管理,通過有線無線聯網,內外網連結的兩種方式,實現對家用電器的管理和數據采集的功能平臺。
據了解,鴻雁目前已經完成了在智能面板產品線上的布局,面板采用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其中有線方面,采用負載電力線的數字調光技術(簡稱DLT),完全兼容家庭現有的布線系統,原位替換原有墻面開關,通過電力線直接控制LED燈具的亮度、色溫甚至色彩。無線方面,采用ZigBee無線通信標準,實現智能面板之間,以及智能面板與其他設備的互聯互通和一鍵觸摸式場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