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性、柔軟性、自發光性、無藍害、低光害的類燭光OLED集多種優點于一身,被譽為第四次光源革命產品。但是其能效較低、成本高、結構復雜等劣勢致使其難以形成規模量產,以至于前兩年不少照明企業一度縮減甚至退出OLED業務,似乎革命尚未開始便已結束。
前段時間2016年法蘭克福展上OLED照明產品的大熱,再次將OLED的發展推向業界輿論頭條,而其獨特的柔軟性、輕薄性成為商業照明設計師的新“玩物”。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歐司朗、LGD、歐洲組Pi-Scale聯盟等企業亦加大在OLED領域的布局。OLED光源革命再次敲響號角?
歐司朗將擴大生產OLED燈具 采用Universal Display專利
擁有豐富OLED相關技術的Universal Display及照明大廠歐司朗宣布雙方的合作及評估協議。在這項協議之下,歐司朗將會開始使用Universal Display所推出的專利PHOLED熒光OLED材料制作生產固態照明產品。
歐洲組Pi-Scale聯盟 力推OLED
幾間持續在發展照明及顯示熒幕用可撓式OLED技術的歐洲大廠近日成立OLED產業聯盟,開發更多的OLED產品線,加速這項新技術的商品化。
這項名為“PI-SCALE”的計劃旨在打造跨歐洲的試產線,讓所有規模的公司都能用迅速且有效的方法測試并且提升可撓式OLED照明概念并且成功商品化這項技術。
這項計劃由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透過光學公私合作模式(Photonics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支持贊助,金額達美金1,521元。
PI-SCALE將會提供試產豐富的資源及服務以聚焦于車用、設計師燈具和航太OLED應用產品。
LGD加碼OLED照明 再投全球最大規模生產線
日前,LGD宣布,為引領迅速崛起未來新市場--OLED照明市場,同時帶動當地經濟,將進一步推進在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工廠第五代OLED照明生產線的投建。
LGD計劃中的這條生產線是全球首條第五代OLED照明生產線。由于基板尺寸達到了1000mm×1200mm,其生產效率大大提升,預計月產量也將達到1.5萬片。與原有生產能力相比,將提升30倍,有效發揮規模經濟優勢,提升成本競爭力。
新生產線將于2017年上半年投產,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OLED照明生產線。
法蘭克福展上的OLED產品展示熱
此次法蘭克福展上LG展示的OLED照明系列產品賺足了眼球;歐司朗則是將OLED應用于高毛利的汽車照明市場。
不僅僅是OLED制造企業,設備企業亦瞄準了這一大熱市場,德國半導體沉積設備提供商愛思強近日發表了新的OVPD展示設備OLAD(OrganicLarge Area Demonstrator,有機大面積展示器)。
AIXTRON的目標是在生產相關的環境下,使用OLAD系統展示與客戶相關的參數。為此,AIXTRON為OVPD制程專門設計的專有核心元素已針對Generation8.5基材尺寸(2250mmx2250mm)進行擴充和最佳化,且整合到與Manz集團共同制作的、擁有相應尺寸的制程反應室中。AIXTRON愛思強還優化了自有的源技術STExS(短熱暴露源),以便基于基材尺寸和要求,在快速、省料的過程中將經過精確測量的材料轉化為氣態。
該公司指出,從之前進行的測試可以看出,材料利用率遠超70%,極為高效率。這些結果說明,相比傳統氣化技術,新制程取得了可觀的進展,與大幅降低OLED生產成本的目標一致。目前,該公司給相關客戶的展示已經開始進行,而OLED制造商也得以使用這些新的制程技術,降低OLED的生產成本。
據市場調研機構UbireSearch預計,OLED照明市場2016年的規模約為1億3500萬美元,此后將保持每年接近100%的增長率,到2020年將達到16億美元。OLED照明市場前景廣闊,照明大廠已開始涉獵OLED材料的應用,未來將更多廠商推出OLED燈具,有業內人士指出,今明兩年將迎來OLED降價潮,它的普及將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