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企業則有以下特點:第一、它們展示的是“光”,生動呈現了“見光不見燈”的燈光效果,所到之處必定是對光的感知,而不是產品本身,這是對“人性化”最直接的解讀;第二、它們展示的是“系統”,幾乎每盞燈都有后臺控制系統,“智能照明”在這里以最低調的方式表現出來;第三、它們展示的是“生活方式”,精準詮釋了照明是“為人類服務”的理念。在這里,“體驗式營銷”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目前國內照明行業競爭激烈,但未來的照明產品將會實現價值回歸,把產品本身做好就是價值之一,也是一切的基礎。能夠創造價值的企業才有生命力與價值。不管我們如何運用“互聯網+”、如何運營“O2O”、如何引入最新概念,歸根到底,照明企業應當圍繞如“以人為本”、“安全健康”、“節能環保”等方面展開價值創新。
資本運營的基礎依舊是價值。未來,不管誰并購誰,公司都需要有價值。經濟低迷時期,小微企業愈發困難,活下去是第一要務,大企業則是低成本擴張的好時機。企業的原創產品與優質服務是未來市場競爭的焦點所在。做一個賺錢的公司是做生意的想法,而做一個有價值的公司則是做品牌的想法!
專業單品燈飾未來大有可為
廣東英吉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賀能
對于今年法蘭克福照明展的整體感覺是:專業單品燈飾大有可為,中外企業思維差距明顯。對展示企業的具體感觀而言,我印象最深的是歐司朗,完全體現主場氣勢,其展會布局氣勢宏大、展館分門別類,采用的燈光產品模擬應用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這次歐司朗將英吉爾16年主打的“LED燈絲燈”當作重點產品展示,更是吸引了我的關注。
這次展會,印象較深的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單品燈具。而最能引起我共鳴的還是“LED燈絲燈”,目前它已從爭議產品完全轉變成市場“主流產品”,其360度玻璃外型、可隨意搭配造型獨特精美的燈飾,使得燈光效果與個性化得以充分展示,市場前景無限廣闊。
國外企業在展會上展示燈光、展示解決方案,國內企業卻只是展示產品,我認為這就是國內與國外企業最大的區別。此外,國外中小企業做產品的專注度與專業度更高一些。對中國企業,我有如下建議共商榷:1、綜合性企業在充分發揮成本優勢的同時,也要樹立起品牌形象,這一點歐普相對做得比較好;2、中小企業的根源在于“差異化”,差異化大即有發展前途。對企業的發展而言,除此之外也別無他途。
通過此次展會,我認為照明行業未來趨勢是“個性化”與“專業化”。中小企業更多的出路在于聚焦某領域或某市場,發揚“工匠精神”,執著創新。
展會之后,我在參觀歐洲建筑時發現,每棟建筑風格各異,他們的燈光設計簡單、自然,充滿個性,而國內建筑千篇一律。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到一定階段:1、中國對燈光的追求將會回歸自然,這必然推動照明企業的專業化與個性化;2、智能化,Philips等企業已經有一些對智能的理解與應用,在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的發展上,智能燈光、智能照明是很重要的一環;3、健康照明,健康燈光的理念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2016年世界經濟大環境肯定不會太好,照明行業也只能“平穩發展”,此外,流通領域的價格戰勢必繼續,供給側的清理也會持續。個人覺得,對大企業而言,系統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高低將直接決定盈利水平;于中小企業而言,找對精準定位,發揚“工匠精神”局部創新,生存空間與利潤未必比大企業差。
所以2016年,“Come on!”
我希望中國照企更務實一點
南昌華林照明總經理 辜俊華
這次法蘭克福照明展,整個展會非常簡約,展館和燈具產品的設計都非常個性化。個人感覺智能化產品非常多,光源類產品、照明應用成品種類豐富。其中,歐司朗、飛利浦的展館面積頗大、產品類別豐富,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展會上,我看到的產品絕大多數做工精致、用材厚實,光源和成品設計都更追求個性化。未來,產品品質更為重要,“壽命更為長久”將是產品的一大特點。目前,中國照明產品的短板就是太“短命”了,我希望中國照明企業不要急功近利,更務實一點。
我覺得未來燈具會做得更簡單一點,不管設計還是使用方面。舉個例子,在國內,一般燈壞了,整套的燈具成品都要換下來,包括家居照明、商業照明、戶外照明等都是這樣,程序非常復雜。我看到國外的商業照明,光源壞了就換光源,程序非常簡單。所以我希望未來大家生產的產品以品質為核心,更簡單、更具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