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者說
關于科技巨頭頻頻介入照明行業的現象,杭州鴻雁電器有限公司總裁王米成持認可態度。“首先是LED照明時代,照明行業實際已經成為電子信息產業,在技術層面打通了和這些科技巨頭的連接,使其有機會延伸其產業鏈。”
王米成堅信,互聯網企業的智慧照明解決方案不可能普及。“我們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態度是:積極參與他們的生態圈建設(1.0版),同時致力于打造2.0版的智能家居生態圈。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和阿里智能合作,重點推廣鴻雁的智慧照明及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未來在智能照明的布局還包括線下大規模建體驗店,隱形渠道建設,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等。未來我們會致力于通過中國照明電器協會智能照明專業委員會,成立一個新的聯盟來推廣DLT方案,使智慧照明真正進入千家萬戶。”
歐普照明董事長王耀海則直言,無處不在的照明是物聯網引入家庭最便捷的途經之一。在他看來,歐普照明與華為強大的“連接”能力之間的跨界碰撞,是提升消費者光體驗的有益探索,更是歐普“智慧家庭”新布局的盛大開篇。
用GE澳洲總裁GeoffCulbert的話來說,“如今的工業互聯網就如同1999年時的消費互聯網”。GE預測,到2020年將有500億臺機器實現互聯,包括1億個互聯燈泡。
智能照明開發商Gooee公司副總裁JohnCouch總結道:“到2019年,采用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照明系統將可在軟件及服務方面為業界帶來約5500億美元的收益,而硬件銷售所得的收益僅為500億美元。”
他們這么說
對于互聯網公司的“跨界攪局”,深圳市驊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文松分析道:“首先我們要明白物聯網并不是新事物,在國內已經推動超過10年,為何伐善可陳?關鍵在各自為政,都想成為物聯網平臺的老大,通過開放協議把其它的產品籠絡進來,問題是誰又愿意被籠絡,做老二呢!第二,移動互聯網以不可逆轉之勢改變了互聯網行業的格局,世界正朝著萬物互聯的方向不斷演進;第三,LED燈的電子特性和它存在的普遍性成為物聯網或智能家居的最佳載體和搭檔。”
許文松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是GE聯手蘋果和高通還是飛利浦牽手思科都是為爭奪智能家居的話語權,后起之秀華為看到了智能家居的最大痛點是如何解決不同廠商和不同產品的互聯互通問題,而華為正是從他最擅長的通訊協議入手,為家居設備的智能互聯統一語言,讓家居實現真正地連接。有了LED燈和統一的智能互聯語言,物聯網真正可以落地了!
廣州偉志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明也表示了對上述觀點的贊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LED智能照明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智能照明=LED燈具+控制系統。得益于物聯網的發展,照明設備、電器設備、安防設施等都能通過智能平臺連接起來,物聯網也為智能照明打開了新紀元,將會成為智能照明未來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現在這些科技巨頭進入LED照明行業,實為提前布局和站位。”
“可以毫不夸張地講,智能照明將會與人類未來的所有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LIFI光定位與導航、光通信、生活信息/商品信息推送、醫療、交通、航天等。誰掌握了智能照明系統,相當于就掌握了人類未來的生活習慣。”盧明補充稱。
對此,光源工程師、研發部經理鄧玉倉表示認可。鄧玉倉說,“照明產品可以作為物聯網的載體,可以成為控制中心。任何科技企業都想找到端口,找到載體,進而進入客戶終端。LED照明被科技企業看中的是,由于LED可控、易控、分段調節后能讓用戶更親近光,更舒適,而科技的發展才會讓光更好地表現。”
北京易方通達科技有限公司CEO顧瑤瑤則從照明的幾個特性闡述了其在物聯網中的重要地位。“第一,照明是無處不在的,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光;第二,照明設備是通電的,提供一個天然的供電的節點,這兩點導致照明是大規模物聯網天然的載體;第三,照明市場本身也是巨大的,智能手機人均一個,全球有60億個設備,每個人算上工作和生活地方,平均至少擁有十個燈,全球至少是600億個設備,這代表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和數據價值,所以包括谷歌在內的科技巨頭都把照明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
珠海韜播平板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懷舉言簡意賅言簡意賅地表達道:“科技巨頭介入照明,是因為照明是生活和工業商業環境中的一部分,承擔著另外一個時空的主角,具有長久的商業價值,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大自己的產業體量。”
在羅萊迪思照明創始人王忠泉看來,不是這些大佬進入了我們照明的市場,而是我們毫無準備地進入了對方的市場。“照明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圈子,跨界的目的是為了跟更多的朋友合作探討交流,創造出更多從0到1的產品或商業模式!跨界合作的目的不是簡單意義上的1+1大于3的概念,而是會創造出1+1大于11的商業模式!”
結語
在物聯網時代下,與其說科技巨頭正在“威脅”照企,不如說兩方市場正在互相滲透,互相提攜。可以說,跨界其實是一種更先進的融合,是時代最有價值的風口,對于照明企業來說,在智能“入口”爭奪中,被互聯網打敗,不如牽手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