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于照明行業而言是異乎尋常的一年,持續的價格戰、屢屢掀起的并購案、不絕于耳的產能過剩和產品同質化問題,從廠家到經銷商,再到終端門店皆感嘆市場競爭硝煙彌漫、日子不好過。年末還沸沸揚揚的鬧了一場賣場降租、商家撤場的事件,為這個“寒冬年”畫上了一抹難忘而濃重的色彩。
猴年開春之際,相繼推出的樓市利好政策、推進城鎮化進程、新一輪房改等,在整個LED照明行業吹起了一陣暖人的春風,不論是上游的生產廠家還是渠道、終端商,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新的發展機遇。
在市場競爭壓力猶存的情況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壯大,互聯網+思維下營銷模式不斷創新,LED照明全渠道轉型發展已經箭在弦上。
什么是全渠道?
全渠道本質是對中國零售的一場大變革,不僅僅是對實體零售的變革,也是對電商的變革。全渠道零售,就是企業為采取實體渠道、電子商務渠道和移動電子商務渠道整合的方式銷售商品或服務,提供給顧客無差別的購買體驗。
簡單來說,就是線上終端和線下終端的融合,就目前而言,線上終端與線下終端是不融合的。線上終端是品牌商的,線下終端是加盟商的,兩者之間存在沖突。
線上渠道相比傳統渠道,能夠覆蓋更多的消費場景、激發消費。在使用網購和手機購以后,消費者的購買熱情經常在“線上逛”的過程中被調動起來。網購提供的定制服務、增值服務、售后服務、社交等互動方式,也能夠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
而與此同時,線下渠道對消費者而言仍然很重要,只是實體店扮演的角色有所改變,消費者還是經常出門逛街,但其目的不僅僅是購物,而是娛樂、社交以及對商品的綜合體驗。
這種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只是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零和游戲。線上渠道應明確其定位和角色,推動線下渠道的運營變革和全渠道融合。
LED照明全渠道的機遇
中國消費者的行為在發生質的變化,全渠道購物已經逐漸成為“新常態”,這是技術推動的結果,更是新一代消費者對便利性和體驗追求的必然趨勢,這就需要去思考市場機會在哪里,增長應該來自何處。
在2010年,私人消費僅有3%來自線上,而這一比例至2015年已上升到15%。預計到2020年,網購將保持約20%的增速,達到近10萬億人民幣,占總體私人消費的24%。2014年網購照明產品市場規模約達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6.83億元),在所有銷售通路的占比為14.4%。
隨著LED照明產品在網絡上持續熱賣,規模仍會繼續逐年提升,預估最晚到2017年,網購的占比將達到30%,超過照明工程、燈具量販店等成為照明產品銷售的最大單一通路。
互聯網時代,電商的迅猛發展給所有的零售業都帶了沖擊,對于LED行業而言,消費習慣和渠道布置的固定性,使得在一定階段內,電商渠道和傳統渠道保持著勢均力敵的狀態。
隨著電商的擴大,消費渠道和消費群體的擴大,以及電商對整個年輕人消費習慣的影響,電商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LED照明產品網上銷售規模的增長較實體渠道更明顯。全渠道發展是LED照明行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全渠道實施的三種路徑
全渠道實施,無論是渠道商還是品牌商,首先都要清晰實庫與虛庫的關系。選擇O2O全渠道實施方向,大致有以下3個路徑:
一是,100%線上做實庫:“門店體驗,線上送貨”。線下放樣品,沒有實庫;只能線上送貨。
二是,100%線下做實庫:“線上下單,門店送貨”。線上訂單,但沒有實庫;庫存在線下門店,只能門店送貨。
三是,線上線下都有實庫:“門店歸門店,線上歸線上”。線上訂單,線上有實庫送貨;門店付款,門店有實庫送貨。
每個企業的發展情況不盡相同,模式、速度及進入市場的環境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路徑進行全渠道的轉型升級,并根據企業的發展特點進行中長期的規劃,指定布局與實施藍圖,投身其中不斷地調整方向與步伐,成為全渠道時代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