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要來談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我們無法繞過小間距,2015年,小間距的火熱程度讓整個行業咋舌。為了對當前小間距的發展進行一個新的全方位的解讀,我們特邀聯建光電市場部經理袁征共同探討,直擊小間距的當前發展和未來走向。
可靠性
對小間距產品,隨著點間距的縮小,燈珠數量大幅增加,這對小間距的可靠性提出了一大挑戰。當前小間距產品的可靠性如何?是否能夠達到小間距對燈珠“失效率”達百萬分之一的指標要求?而要繼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企業還需要朝著哪些方向去努力?
目前基本不能達到,說達到的也是出于一個宣傳噱頭。我覺得要提高小間距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PC板的電路設計能力。因為燈珠越小,它要求PC板的電路越精密,設計不好會造成顯示屏短路。另一個就是提高小間距采購員的技術水平,精選質量合格的部件材料。
服務
同樣,每平米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顆燈珠的小間距,對小間距廠商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認為這是否是一種挑戰?企業應該如何應對?貴公司是否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對于小間距來說,我們公司是這樣做的。第一,我們專門配備一些備品,這里所謂的備品指每平方米顯示屏模快的備份。當顯示屏在使用中某個模塊出現故障,客戶可以自己及時更換。第二,增加維修人員,提高維修人員的服務意識。
技術
理想的小間距產品需要實現“低亮高灰高刷”的顯示效果。請問當前小間距還存在哪些技術性的難題?是否還有技術門檻?另外,您如何看待小間距“技術過剩”這一說法?
技術方面還是有一定的難題,但關鍵還是成本問題。目前,雖然和液晶、DLP相比,因為是工程項目的原因,小間距的死燈壞燈率比較高,但市場對小間距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所以只有降低成本,小間距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現在并不是技術過剩,說到底也還是一個成本的問題。眾所周知,燈珠在小間距顯示屏所占的比重比較高,同時,燈珠的成本占屏的成本50%以上,所以在燈珠價格比較高的前提下,一個平方米的小間距可能需要20-30萬左右,客戶一時接受不了,因此,P0.8的小間距才無法在市場上大規模應用。
價格
隨著涉及小間距各項技術的成熟,尤其是在燈珠環節技術的進步,小間距的價格逐步下降,利潤空間也在收窄,您是如何看待小間距價格及利潤的下滑?您認為這是一種長期的發展趨勢嗎?
我覺得是一種長期的發展趨勢。因為現在的小間距技術門檻低、利潤比較高,很多廠商都在打價格戰,導致小間距的價格逐步下降,利潤空間也在收窄。但是,我覺得小間距的利潤仍然可以保持兩到三年,兩三年之后小間距應該會往戶外屏發展,到時候價格更低,利潤空間更窄。
應用
從當前市場應用來看,小間距依然是“商用為王”。您認為未來小間距會往民用市場發展嗎?這個市場空間有多大?
我覺得LED顯示本身不太合適民用市場。首先,它不會像液晶一樣穩定,液晶可以用兩至三年都不會有什么失效點,但是小間距用上3個月就可能出現瞎點,這對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難接受事情。而且,經常出現瞎點不管是對客戶的售后服務還是對廠商維修,都是一個麻煩。其次,小間距因為面積比較大,輻射也比較大。
細分市場
從小間距產品來看,小間距廣告機、小間距電視、小間距租賃屏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您如何看待這些小間距“細分市場”的發展?
對租賃屏行業來說,小間距意義不大。因為小間距本身比較脆弱,搬來搬去對它的損壞比較大大。而且燈越密,產品的防護面罩做不了,這對處于一個流動性比較強的一個行業來說,小間距的損壞就不言而喻了。在我看來,P2.5的小間距就可以了,再小下去就完全沒有不要。
小間距電視的話,要進入民用市場還是不可能的,我們之前做過的小間距電視,基本都是應用在視頻會議這一快。
而小間距廣告機的市場就比較大,因為在機場、4S店都可以放一些廣告機。
市場格局
從小間距市場格局來看,2015年,市場總體參與者達到了三十家以上的規模,行業集中度相比2014年有所下降。您如何看待行業集中度下降這一問題,您認為未來小間距市場的參與者還會更多嗎?未來的行業格局會如何?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LED顯示行業。在2013年的時候,基本只有利亞德、洲明、聯建在做小間距;到2014年,艾比森也加入小間距行業。近兩年,一些外行企業也開始跨界做LED顯示屏,比如威創;也有一些上游的企業開始往小間距方向發展,比如原來做封裝的東山精密。在我看來,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企業進入,除了技術門檻變低之外,高額的利潤和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是企業進入的主要原因。未來的行業格局仍然是以資源整合、并購收購為主流,通俗來說,就是大者恒大,大企業不斷強大,小企業慢慢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