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照明工程行業的生態日趨惡劣,大部分企業卷入激烈的價格戰中,但PPP模式的開展讓照明工程企業“柳暗花明又一村”。
伴隨著這一場全國乃至全球性的PPP盛宴,各行各業早已嗅到了龐大的商機,正快馬加鞭,悄然布局。而照明行業卻又略顯尷尬,體量小,資金介入少,專業度要求高,面對萬億商機,不少企業仍躊躇觀望:要不要搶入PPP項目?可不可行?怎么介入?如何盈利?
至今為止,照明行業并未出現成熟的PPP運行模式,也沒有成功實踐的案例可參考。雖然有一部分企業開始躍躍欲試,摸著石頭過河,卻仍然找不到路子。照明工程行業如何發展PPP,構建新生態?阿拉丁新聞中心邀請了業內已經實踐或者正在研究的資深人士,共同探討PPP在照明領域的運作思路。
海外經驗:從專業做起 聯合民間組織合力推進
英國是世界上較早開發并使用PPP模式的國家,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制度儲備,政府自身大力推動,在法律,金融和制度上進行保障外,還提供人員培訓、業務咨詢、項目評估和設計、標準化合同、采購管理、爭議調解等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和支持,保證了PPP模式的順利推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其引入PPP模式已有20年,日本的PPP模式主要借鑒英國的PFI模式。1988年以來,在日本泡沫經濟頂峰期,企業的社會貢獻開始受到關注,PPP開始在日本迎來了嶄新的時代。而日本取得PPP成功推行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將PFI的領導和推廣機構向專業的民間組織開放,設立PFI推進委員會。形成在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地方政府、PFI推進機構及行業組織共同構成的PFI項目運作管理模式。
此外,日本推廣PPP項目首先從“專業”做起。由專業從事大型工程項目管理及PFI項目咨詢的管理顧問公司,對項目條件和前景進行分析和評估;項目確定后,發起機構會聘請有關專家舉辦PFI學習班;在項目實施階段,也需要聘請管理顧問指導PFI項目的實施,同時發起機構需要聘請外界專家對PFI項目進行監督和評價。協助政府擴大對PFI事業的宣傳和影響,促進社會民眾對PFI事業的理解。
照明企業PPP經驗談:聯合專業 抱團發展
萬通時達電子業務部經理姜雷向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分享了一個正在操作的PPP項目,據姜雷介紹,這是他一個客戶(由于簽有保密協議,暫不能公開)正在做的項目,屬于純商業亮化,也就是以亮化形成廣告,形成旅游價值提升。政府出項目以及解決相關審批手續,如,戶外廣告資格證等,而他的客戶出資出方案,評審通過后,按定期受益回饋投資者,這樣一來,就沒有了以前政府工程尾款難收的問題了。
當然,立項初始也是公開招標的,審計同步跟進,要評審的項目之一就是運行單位的資金實力,資金實力也意味著運作能力和PPP周期承載能力。這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政府運作項目所要申請項目資金的壓力,沒有這個資金壓力,地方政府運行項目的速度就自然加快。
而做PPP項目者因為資金回饋定時,會逐步呈現良性循環,而且,因為周期問題,其運作必須保證至少在周期內的質量水平,無形中提升了工程質量。
姜雷還表示:“總之,應該是利大于弊,況且試水階段有弊端也屬于正常,逐步修改罷了,鑒于此,個人認為,PPP不會曇花一現,會成為一種趨勢。雖然PPP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我這個客戶運行的情況不錯,或許是政府正極力推行的因素也不排除。我們與其討論螃蟹是否有毒,不如研究如何避毒而食,有魄力的或許會一口吞下,說不定,首嘗鮮者成為首受益者。
南京京澤照明在PPP模式里也有一定程度的試水,其公用建設業務經理陳衛東向我們分享道:“我們都是探索者,我覺得現在PPP是可以嘗試的,立足于現在,探索未來方向。
可以從源頭入手,做好一個項目,可以嘗試組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總包、設計單位、設計顧問公司、燈具廠家等,聯合起來搶占優質項目,在上海很多優質企業已經在這么做。照明行業應該做一個能夠搭上順風車的人,而不是開車的人,開車的交給大型承包商,和他們達成戰略合作關系,用我們的燈,我們的施工隊就可以。同時應該探索更先進的運營模式,增加利潤來源,一棵樹上吊死也挺悲哀的。”
沃德智光國際照明總經理穆海礁則從切入領域分析,認為照明可能只有一種途徑參與進來,即借智慧城市,物聯網,綜合功能的智能路燈控制進入。創格燈光景觀工程總經理 杭為民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指出PPP應該一條龍服務,智慧城市應該會是PPP的亮點。
江蘇創一佳照明品牌總監姚麗也表示,主要應用還是在城市道路照明這個突破口,可以通過電費的節省以及后續的運營等找到PPP模式的支點,但依然需要平衡好政府各個部門的關系以及錯中復雜的項目鏈條中的各個環節,對于景觀和建筑外立面照明目前還沒有想清楚模式該怎么走。
深圳名家匯主案設計張慶強從整個產業大局分析道:“PPP模式是基礎設施投資金融模式的重要創新,具有越來越廣闊的前景和市場。照明企業應該勇于嘗試,積極地參與到這次機遇中,多方聯合、共擔風險、共享利益。企業自身來說,更多的是如何提升和強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讓客戶滿意。照明工程主體也可通過借助專業的平臺去達到資源共享來解決,而不是一味的去采取單獨的PPP模式中本身的機制。”
第三方組織力量率起 照明PPP有望從專業管口做起
照明行業對PPP既熟悉又陌生,對國家這種利好政策翹首以盼,卻又無從做起。行業亟需強大的民間機構,統領PPP模式組織有秩序專業地推進。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的第三方照明服務平臺光亞集團對此有什么計劃?記者特別采訪了光亞網絡總經理,光亞研究院副院長葛國華先生,他表示,光亞集團非常看重PPP在照明領域的發展,也非常希望能基于自身的資源和專業能力,助力企業搶占PPP先機,推動產業的戰略轉型升級。
另外,據葛國華先生透露,光亞集團2014年就已經開始著手做這個事情。從2014年開始深入觀察和了解PPP模式在全國的推動和運作;而后又歷時一年,找了大量的專家,深入研究PPP在照明領域的運作思路和模式,并且照明領域的第一份PPP研究報告將于進期出爐,為推動照明行業PPP項目專業有序地進行,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對接下來的計劃,他也直言不諱地談道:“接下來,我們將用一年的時間,在全國100座城市,對10000家市政業主、設計院、照明工程進行一些列的PPP培訓;同時,我們將吸納5家設計公司,10家工程公司和20家廠家,成立照明PPP聯盟,共同來推動照明PPP的應用和推廣。”
而問及光亞集團為照明行業的PPP發展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務時,他向記者介紹道,光亞于2015年在廣東南網能源光亞照明研究院專門設立了PPP研究委員會,聯合業內外50位資深專家顧問一起研究PPP的運作思路、政府政策、法律、財務和金融等方面的問題,為照明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前期也會對照明工程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回報分析、對外招標方案以及政策分析;同時與工程公司、廠家和資金方提供專業的分析、研究和咨詢。
另外,為了解決區域發展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為區域發展打造投融資平臺,光亞基金將聯合有實力的企業和政府機構共同發起針對照明類項目投資而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光亞基金作為基金管理人,負責基金設立、募集、管理和項目投資管理等服務,為基礎設施投資及PPP項目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關于照明企業、工程公司,城建公司以及金融機構等照明工程主體如何參與到PPP模式中?他強調,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專業”,要聯合多方面的人才共同發展,以降低風險;同時,照明企業可能要融入跨界思維,把照明更加融合到其他行業,才能快速發展;另外,除了關注傳統的道路照明,城市景觀外,還要重點關注獨立、大型以及以燈光為主的旅游觀光項目,以及智慧城市,充電樁,一帶一路的海外基建項目等。
我想,作為照明行業的人,首先要有開放的心態,擁抱變化;另外,做好本分,各自扮演好各自角色的同時,要多方聯合協作,抱團發展;最后,要相信專業。
業內眾多企業也對光亞集團也充滿期望,希望光亞作為全球最大的照明平臺,能立足自身的優勢,率先為產業提供培訓和確立服務標準,借助PPP風口,為客戶提供系統性服務,推動產業的戰略發展。
【結語】目前大部分PPP照明工程泥沙俱下,盲目進行,既沒有專業的指導,也沒有強大的產業基金支持,對后續PPP項目的成功運作造成非常大的隱患。照明PPP如何專業有序地進行,是產業實現戰略轉型升級,構建新生態的關鍵,也是PPP項目在照明領域真正落地的重要保障。如果光亞平臺能提供專業的咨詢和培訓,建立產業基金,統一PPP項目進行的專業管口,這無疑為照明PPP工程的戰略推進產生革命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