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光亞展,是照明行業的盛會。各企業推出各自的新產品、新技術,通過各種手段制造營銷話題。而在2016光亞展期間,一家異常低調的企業,沒有華麗的展位,也沒有響亮的口號,卻通過獨具特色的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駐足,參觀者絡繹不絕。它就是南京基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恩照明)。
以古建筑照明見長的基恩照明時常被業內認為是專注于古建筑照明燈具,其實不然。通過參觀產品及介紹發現,基恩照明的產品也廣泛適用于現代建筑的夜景照明。對此,基恩照明董事長陸章在接受中照網記者采訪時,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解答此困惑:“一種藥可以治很多種病,一種病也可以有很多種藥來治,燈具也一樣。除了幾款古建筑專用燈具以外,基恩照明的多數燈具既適合于古建筑,也適合于現代建筑。只是因為古建筑的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基恩燈具的安裝結構更多地兼顧到古建筑的適應性”。
基恩照明董事長陸章
細節決定差異
談及此次展會推出的新產品,陸章告訴記者,基恩照明本次展出的產品可以說大部分都是新產品,也可以說多數不是新產品。多數產品本身還是原來的產品,但是今年的產品卻比去年和前年上了新“臺階”。這個“臺階”并非局限于抽象的“檔次”或“品質”。而是變化。最大的變化是基恩淘汰了絕大部灌膠防水燈具。較多的變化都是根據工程應用中的反饋信息而作出的局部改進。
所以,與同行大部分產品比較,基恩照明產品的差異就在于“細節”,這些細節大多很微小,甚至小到看不見。但是細節的差異卻造成了整個產品的差異。“做照明產品,技術很重要,但是燈具畢竟不是高科技,需要的是認真的態度和懂得客戶的需求。“陸章說道。
在基恩照明展示的產品中,有一款產品完美栓釋了基恩照明對細節的追求——斜拉索投光燈。斜拉橋是在世界范圍內很普及的一種橋梁。而斜拉索照明卻是照明界的難題,不僅光利用率極低,功耗大、還造成了光污染。LED良好的控光性,為斜拉索照明提供了條件。基恩照明推出的斜拉索投光燈有效實現了斜拉索的追光照明。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和光污染,實現了很好的斜拉索照明效果。
對此,陸章則表示:“這其實沒有什么技術。只要用心發現需求,誰都能做得出來。”
基恩照明展位上關于斜拉索照明的介紹圖片
見物不見光
據了解,基恩照明成立于2013年,雖然看起來像是照明行業的新兵,但是卻是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兵”。基恩照明的前身從事照明工程和設計20余年,實施完成了千余項照明工程項目,正是在工程項目中有一些燈具使用的困惑而進入燈具制造領域,直面解決照明實施中某方面的實際問題,推出了一些有特色燈具。
讓燈具融入建筑是基恩照明一直堅持的理念。陸章認為,景觀照明的展示對象不是燈,也不是光,主角應該是建筑與環境。
他還提出,在照明設計中追求的“見光不見燈”是不夠的,有時候見到眩光比見到燈更糟糕,所以,最好的建筑夜景照明應該是“見物不見光”,只看到被燈光照亮的物體。照明包括燈光、燈具,都應該要融入環境,融于無形。
光沒有文化
從目前來看,中國正在掀起一股古建筑熱潮,許多地方古建筑群拔地而起,這為古建筑照明提供了機遇和挑戰。談到古建筑照明的未來發展,陸章表示,人們會慢慢發現,一般建筑(例如居民住宅樓)做夜景照明沒有多大價值,甚至負面效應大于正面效應。以古建筑為代表的特色建筑,將是未來夜景照明的主角。
對于照明體現文化這點,陸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不欣賞“演繹光文化”這樣的提法。他認為,光文化是不存在的,光沒有文化。做照明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建筑環境的社會屬性、歷史屬性、文化屬性及氣候特點,營造與這些屬性相融的夜環境氛圍。
結構化照明
提到中國燈具發展的趨勢,陸章認為,輪廓燈勾邊、大面積自發光點光源布陣,甚至包括彩色動態燈光,必將會越來越少。而結構化照明必然會成為夜景照明的主流手法。結構化照明對燈具的要求就是:光束照亮結構,外形融入結構,安裝貼近結構。基恩照明將繼續按照這“三結構”原則開發新產品。讓基恩照明的產品更管用、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