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照明的倒閉,給踏足電商只做線上,不做線下的燈飾照明企業帶來無限的反思。那么,線上線下結合的O2O就真的能為做電商的燈飾照明企業覓得出路嗎?業界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近日,記者就O2O的話題拜訪了相關做電商的家居建材、燈飾照明企業代表,互談電商企業轉型這一領域的想法。
中山市尊閣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用:
線上線下間轉型之痛在所難免
燈飾照明電商發展到當今這個程度,線上的淘品牌跟幾年前不一樣了。天貓剛開始招商的時候,因為很多線下大品牌沒有在其上面開店,影響力不夠,只能拉小品牌上來,這造就了很多從淘寶成長起來的品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淘品牌。但隨著這幾年電商領域的發展,電商平臺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線下大品牌上來電商平臺后,競爭能力比淘品牌要強,因為他們更有錢打廣告。而淘品牌雖然以前有積蓄,但底子不夠厚,競爭起來,就顯得很被動。另一方面,大品牌在線下有很多消費者粉絲、產品知名度高,在電商平臺上面賣,比較容易成交。因此,在天貓,在同樣的流量下,傳統大品牌和淘品牌相比,傳統大品牌的受歡迎程度會更高。而淘品牌因為知名度不夠,轉化率不高,很多時候只能靠吃淘寶的流量。消費者在淘寶里找燈,是認識了淘寶才選淘品牌。
在線下,消費者往往認識了一款燈后,就直接在電商平臺搜,比如搜歐普、雷士等傳統大品牌。也就是說,線下大品牌是可以給電商平臺拉流量的,可以讓消費者平白無故給平臺貢獻錢的,它們在電商平臺會慢慢確立自身的地位;而淘品牌在電商平臺的銷量會被慢慢地縮減,要么環境越來越不好,被線下大品牌慢慢擠掉,要么就把自己變成一個線下大品牌。這也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一直都在天貓做高端的產品,我們的品牌有沉淀,容易被消費者認可,有利于與線下加盟商合作。現在,我們一部分產品是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同時整合一部分專業的廠商,幫我們貼牌。2010年—2014年,我們在天貓上做時,定位就是高端的水晶吊燈。去年籌劃做線下時,我們也是整合高端燈飾。但是,我們做線下,面臨著兩個問題:1、光做水晶燈的品牌專賣店是不夠的,經銷商可能抓不住他們本來要抓住的客戶,因為消費者來買燈,他們不可能只要水晶燈,可能還要現代燈、美式燈,那么,如果我們只做水晶燈,市場范圍可能就很小,而且我們做燈飾的都知道,消費都對燈飾品牌是沒有什么認知的,消費者根本就無法認識到你就是水晶燈品牌,還是歐式燈品牌。2、如果作為經銷商的話,他們可能懂得辨別各類燈飾產品,但很少消費者能對產品的品類進行細致的辨別。那我們就要從消費者感官渠道上,幫助經銷商對消費者作定位,并根據消費者的意見,隨時調整自己的定位。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很多做電商都做不起來,原因在于電商跟線下不一樣的時空操作。線下的話,工廠或門市下班就沒客人上門來了。但做電商朝九晚五到點就下班的,那就沒多少個能做得好的。除非是一些上了規模的企業,企業領軍人或高層把工廠放下了,電商或許可能會做起來。但如果他們處在工廠和電商兩頭管的狀態,那做起來就很難了。有些企業想請人來搞電商,但電商的專業人才奇缺,往往請不到人,就算請到的話,也不一定能勝任。人走了,留下來就是一大爛攤子。如換一個店長,就把之前所有的東西都推翻了。因此,在老板不懂電商的情況下,傳統企業做電商往往受制于自身的經營管理思路。
神工眾志科技高級總監、聯合創始人余岳:
線下能覓得更廣闊發展空間
神工做的是一個圍繞燈飾安裝在內的家居安裝服務平臺,我們做這一塊就像是修一座橋,并用這座橋跨入一個新的領域。2004年,神工開始踏足電商領域,因為通過電商,能為我們快速帶來客流。可是,由于電商平臺制定的政策中給我們的種種限制,今年初,神工開始調整發展策略,將發展的重點擺在線下,并開始著手線下的切入和服務站的落地。從家裝建材這個行業來看,電商的整體份額占比約5%,也就意味著還有95%的份額在線下。這也是我們調整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手機APP上,衣食住行中,就是“住”,也就是居家上沒有一個明確的入口,對于神工來說,我們希望存在于居家這個入口。因為中國消費者在家裝消費市場上習慣于無形大于有形,導致很多電商平臺在建材領域做不起來。這是因為建材是一個半成品,需要一個重要向成品轉化的環節。家裝建材行業在電商領域能否增長,很難預測。如果能快速形成一個服務體系,就像快遞的發展助推電商的發展一樣,那家裝建材在電商平臺上的黃金時代就會到來,但這需要一個從0到1到2到3……的過程。
神工的存在,對于電商來說,能很好地解決O2O的問題,對線下來說,服務體系的升級、服務質量的提升,又能對燈飾照明以及其他行業的廠家、商家、消費者帶來實惠。比如,在燈飾照明領域,從消費者角度看,其對產品的認知不一樣,他們看燈具體有兩種屬性:第一種是安裝我要交給裝修公司,將來出了問題找裝修公司;第二種是燈買了以后,燈具品牌負責安裝,燈出了問題直接找燈具廠家。而神工的出現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對于有志于從電商平臺往線下走的企業,我建議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考慮:1、品牌方的推動。2、當地經銷商或總代理的推動。3、單店或分銷商的推動。4、賣場的推動。5互聯網家裝對線下的推動。6、電視購物等廣告的宣傳。只有虛實結合,從電商往線下走才能做出一翻卓越成績。
光語空間董事長丁必偉:
企業行走O2O 需從大局著眼
不少做O2O的企業產品沒亮點,因為大家都是為了拿產品賣而拿產品賣,跟線下的套路一樣。既然產品一樣,套路一樣,那么企業無論是做電商還是線下,就沒有什么區別了,就變成一樣的低價競爭了。
其實,企業無論是做O2O還是其他銷售模式,并不僅是解決消費者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的問題,而是要解決整個企業推廣渠道的問題,并把整個產業鏈各方的利益都能保得住,同時給到顧客實惠的產品。只有想通了這一點,O2O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