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低迷,2016年上半年臺灣LED廠的資本支出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三成,光電協進會指出,這將不利于LED廠長期的營運發展。
此外LED產業也正透過減產、廠區整并,和調整產品線,以及發展高亮度四元產品、不可見光UV/IR、車用等利基應用等策略,將營收衰退及虧損幅度縮小,以渡過轉型的過程。
LED市場狀況在兩年前急轉直下后,目前情況仍然嚴峻。從上半年的營運情況來做判斷,今年臺灣LED磊晶片、晶粒,以及產封裝、模組等產值衰退無法避免,而長遠發展指標之一的資本支出項目,2016年相較于2015年上半年減少三成,顯示整個產業仍處于低迷狀態。
今年上半年只有晶電、億光、光寶、隆達、榮創等大廠有能量作新技術及設備等資本支出投資,其余大部分業者均出現大幅萎縮。
據臺灣光電協進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臺灣LED磊晶片、晶粒產業在產值約172億元(新臺幣 下同),衰退12%,而封裝、模組產值衰退6%,達410億元。
2016年上半年前十大LED磊晶片、晶粒廠商營收衰退12%,虧損從0.47億擴大至42.87億臺幣,而資本支出也大幅減少26%,只有16.5億臺幣。龍頭廠晶電透過減產、廠區整合及調整產品組合等,累積營收衰退幅度已有逐月緩步縮小的跡象,但2016上半年仍虧損了35.4億元。只有以四元產品為主體的光磊及鼎元繳出獲利成績。
而2016年上半年前十大LED封裝、模組廠商前十大合計營收衰退5%,獲利從10.8億臺幣腰斬至5.4億臺幣,資本支出大幅減少31%,達13.6億臺幣。龍頭億光營收持平,凈利成長4%,表現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