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6年6月,照明電器行業出口總額176.5億美元,基本與2014年同期持平,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1%,這是最近5年來,行業首次出現負增長。
在所有出口產品中,傳統電光源產品出口繼續下滑,其中緊湊型熒光燈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出口金額下降28%,其他類型熒光燈出口量的下滑幅度不到7%。普通照明用白熾燈產品的出口量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沒有明顯下滑。雖然鹵鎢燈產品出口量有13.6%的增長,但是出口金額卻下降了5%,產品利潤下降明顯。
燈具產品出口也出現明顯下滑,其中可移式燈具出口金額下滑超過40%,固定式燈具出口金額下滑超過15%。
從出口數量看94054090稅號下,以各類LED照明產品為主的出口有10%的增長,但出口金額不升反降,這也充分體現了LED照明產品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8月10日UPS發布的《“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調研報告中做出的提醒。
白皮書顯示,中國出口制造企業總體經濟評估比上一年更不樂觀。中國出口制造企業在供需兩側都面臨挑戰,其中最常提及的兩個挑戰是:國內企業間競爭的白熱化與國內客戶需求的日益下降。
相比之下,LED照明行業卻面臨不太一樣的局面。一方面海外市場需求仍處于增長周期,尤其是北美、東南亞及歐洲市場,另一方面價格戰已經從國內蔓延到海外。
但海外市場仍然留給中國LED企業很大的市場空間。
毋庸置疑,美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照明市場,對于不少LED企業來說,確實是充滿了誘惑。但是,想要進入美國市場,準入制度非常嚴格。
勵測檢測董事長聶鵬翔提出,隨著市場逐步發展成熟,整個LED行業也漸漸沉淀了下來。而美國照明市場滲透率非常低,不過,現在也正在逐步提高。
事實上,近兩年美國市場對LED照明產品的需求呈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一方面因美國市場消費水平高,對LED照明產品價格敏感度低。另一方面,近年來LED照明產品性價比持續提高,其節能經濟效益越趨于明顯,市場接受度快速提高。
市場空間雖大,但想要分的一份羹還是需要在產品質量上下一番“功夫”的。
雖然歐洲市場看重的是CE認證,但對很多制造商來講,目前已經沒有門檻。但進入美國市場似乎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由于嚴格的市場準入和抽檢制度,使很多人仍然站在市場的門外。
有要求就要不斷地滿足要求,勵測檢測根據美國市場準入和抽檢制度的要求,一直在不斷推出新的測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