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說過:“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我們在乎的是創造更好的產品。”一個真正的事業經營者,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成功的標準不是外在的、市場的、世俗的,而是一個內在的、自我的標準。“最大的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研發最好的產品”。西頓照明研發中心總監鄒偉宏如是說。
西頓照明研發中心總監鄒偉宏
技術榮耀的背后
西頓照明的發展是依賴于技術驅動和市場拉動,研發技術實力是企業多年以來保持競爭力和活力的重要基石。在接近3個小時的訪談中,談及在西頓照明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鄒偉宏侃侃而談。
根據品牌定位,西頓照明致力于商業照明應用領域核心的技術開發和突破。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發人員占公司的比例從10%上升到20%,在鄒偉宏和研發中心成員的齊心協力之下,西頓精準挖掘各個專業空間(酒店,商業店鋪,商業綜合體等等)的應用需求,從光電熱,智能等方面擊破技術難點,最終成就企業的核心技術。
技術研發是西頓照明的強項,使其在商業照明領域獨步天下。十年的技術積累,在商業照明領域的潛心與專注,這是核心的競爭力。這些技術,都顯示著西頓背后的榮耀:黑光反射技術完美解決眩光,反滲透勻光控制技術解決精準控光,超導體熱管散熱技術解決熱學,無電解超長壽命LED驅動電路解決系統壽命,基于模糊控制的LED智能燈光系統等等。超強的技術成果引人矚目,二十余項產品獲廣東省科技廳認定高新技術產品。并且,已獲得國家級專利123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62項、外觀設計專利55項,發明專利6項。
所以,在專訪中,一向低調謙遜的鄒偉宏也說到,“這個時代是一個平庸就要被淘汰,甚至平庸就要死的時代,我們只能選擇不斷奔跑。”
“我們必須走更專業的技術路線,專業的方向要獲取客戶的認可,還需要產品創新力的支撐,所以創新是西頓立身商業照明之本,是企業的生命力,是我們不斷獲得客戶和行業認可的必要條件,需要我們去堅持和投入。”鄒偉宏談到。
“作為一家堅持做專業化的照明和系統解決方案的公司,創新是一個捷徑,而不是一條蠻徑,拷貝和復制在很多人看來是捷徑,其實是最難的一條路。”鄒偉宏強調,一定要去真創新,而不是偽創新。“我現在看到很多打著創新旗號的偽創新,其實是非常令人擔憂。”
發揮“工匠精神” 為杰作設計杰作
如果你是個有追求的企業家,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技術,要求每一件產品都要精益求精。可你卻產品剛上架立即被仿冒;或者你一年下來辛苦奔波、費盡心力,收益卻還不如鄰家的地下加工廠……這時,你還能守住初心嗎?事實上,如果缺乏工匠精神的話,在野蠻生長的市場早期階段,勝出的可能往往不是那些工藝最好的,而是那些粗制濫造的,所謂“劣幣淘汰良幣”,這樣的發展模式往往對很多人來說誘惑巨大。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早在戰國時代,中國就已將卓越的能工巧匠視作“濟世”的“圣人”。鄒偉宏認為,這個急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更需“工匠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西頓照明對于燈光的把握近乎苛求。
在鄒偉宏的眼里,“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種精工制作的意識,一個產品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個細節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專注、精確、極致、追求卓越。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濫造。相較于粗制濫造賺快錢,堅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難,也是唯一正確的路。
在西頓照明的研發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工匠精神”。首先是要有高標準;二是經得起國內外照明設計大師的檢驗。
高標準的要求:燈具必須在離墻0.5米處檢驗燈光質量,必須是暗房白墻,不能出現肉眼可見瑕疵(均勻,無色散,無光圈,退暈均勻)。
在照明設計界,西頓從不吝嗇謙虛的態度,如饑似渴地向行業大師請教,每一年西頓都會邀請眾多杰出的照明設計專家來到公司指導和訪問,針對產品的不足和用戶的體驗需求發表意見。國內外頂級的照明設計大師對西頓的鞭策與督促,帶來西頓一次次地成長與飛躍,西頓人善于虛心接受意見并加以深入思考,積極做出合理改進,這也是為何西頓始終能在照明設計和產品品質上保持領先的原因之一。對燈光無比苛求,才能一步一步成就西頓完美燈光,從而獲得業內的信賴和認可。
據了解,為解決一個業內普遍存在的燈光瑕疵,實現了小角度完美控光無瑕疵的要求。研發部門曾針對控光透鏡先后做了13次的光學設計,5家行業內知名的光學配套廠家的配合,結構配合改進7次,打樣19次,歷時近180天……透過這一個個數字,我們看到背后的汗水和努力。
西頓在用“工匠精神”,為杰作設計杰作。從奧運會到世博會到大運會到南京青奧會,從國家會議中心到APEC主會場到今年的G20峰會主會場,從賓利中國到特斯拉全球旗艦店,從南京第一高樓紫峰大廈到蘇州第一高樓環球188金融中心,再到鄭州第一高樓綠地萬豪酒店等這些當今中國最杰出的建筑作品,為了能更好的還原建筑設計師和室內設計師最初的設計創想,照明設計師的高度配合與照明燈具的鼎力相助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為杰作設計杰作”離不開專業的產品和服務,離不開產品持續的創新動力。西頓照明,在質疑聲中成長,在懷疑的眼神中沉默,在批評聲中進步,在產業的浪潮中磨礪前行……
西頓堅守卓越的思維
2011年,從這一年開始,西頓照明進入LED時代。國家的政策推動,新產品的更新換代加快了產業的變革。縱觀當下,照明行業正在發生巨變,徹底顛覆著人們對傳統照明的認知。而同時,也必然經歷著產業的混亂和標準的不健全,這是西頓需要解決的重點。
面對變化,要么墨守成規,得過且過,要么擁抱變化,勇于改變。但改變勢必面臨種種陣痛,然而西頓照明依然選擇了后者。變革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打實的真槍實彈。在變革面前,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為了迎接LED時代的“巨變”,鄒偉宏對于研發流程和實驗測試規范,做了諸多調整與改變。
研發分為兩塊,首先是有正規的操作模式,從產品的調研、意向、評審、市場、生產、投放,每個流程都一絲不茍的,嚴格按照規范體系去做。其次是快,研發部門會有一個定制的小組,對市場做出快速響應,進入特殊流程。這樣一快一慢的組合,不僅可以適應市場的發展,同時結合當下發展,兼顧到速度,保證質量來適應市場。
西頓照明對產品質量的把控,一絲不茍到了極致,這也對西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有這樣一個故事,2015年,西頓照明邀請行業頂尖照明設計師召開巴赫產品推介會,在會上,困擾整個行業多年的產品光學瑕疵問題被部分設計師尖銳的批評,專業性大受質疑。
為解決這個光學難題,公司董事會要求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限時三個月徹底攻克此技術難題。鄒偉宏向公司董事會立下軍令狀:如果在三個月內不能攻克這三個光學難題,將承擔所有責任,辭去研發總監職務。在這樣一種壓力面前,鄒偉宏和團隊迎難而上攻克難題。最終,采用此新技術燈具的完美光斑獲得照明設計行業關永權大師的高度認可。
“我覺得艱難的時候往往也是提升自己的時候,就像長跑中的極限點,熬過去就會變輕松。”西頓人以奮斗者的姿態來面臨困難和問題,迎難而上,真抓實干,雷厲風行!對待工作,要有冒險的精神,但是最重要的是這份堅守不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