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祝天下所有的教師們節日快樂。面對教師節,你腦海中首先想到的詞是什么?小編想到的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值此教師節之日,小編向大家安利一位對后輩影響深遠的照明設計之父——里查德 ·凱利
里查德凱利Richard Kelly(1910-1977)是一位上世紀50-60年代活躍在美國建筑界的大師。他不僅僅是偉大照明設計師,同時也是建筑師、燈具設計師、發明家、照明制造商、照明教育家。他終畢生致力于推動建筑照明的發展,被后世譽為“現代建筑照明之父”。吶,就是下圖這位。

凱利的一生完成了300多個照明設計,其中的一些作品在現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正是在與貝聿銘I.M. Pei、波特曼 John Portman、薩里寧Eero Sarinen、路易斯.康Louis Kahn、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飛利浦.約翰遜Philip Johnson、哈里森Harrison等建筑師的共同創作之中,凱利成為了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建筑運動的見證人和推動者。
Glass house的成功使得凱利在建筑界嶄露頭角。并為此后他有機會參與西格拉姆等摩天大廈的設計提供了機遇。西格拉姆大廈是密斯重要的作品,也是摩天大樓的旗幟。(下圖)
照明理念
1942年凱利進入耶魯大學建筑學專業學習,并且獲得建筑學學位。這使他具備了建筑設計的執業資格。在這里他有機會跟隨當時的舞臺照明設計大師Stanley McCandless學習照明課程。在工作實踐中,凱利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舞臺照明技術。大師的熏陶對他影響至深,他認識到:在舞臺照明中,光的強度、色彩、分布以及控制都會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
“通過對光的模擬,可以創造出興奮,厭倦,舒適和不舒適的感覺”。他認識到:“人類所有的反應和行為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建立在感知的基礎上”
凱利是最早的在建筑設計中考慮環境心理因素的先驅之一。凱利把用“光”來制造不同舞臺氣氛的手法運用到建筑照明之中,這種以視覺心理學為基礎的照明設計理念,是今天所有建筑照明設計的基本準則。
如歌的行板:“照明三部曲”
1952年在面對美國建筑技術學會,工業設計師協會以及照明工程師協會的發言中,凱利提出了后來被稱為“照明三部曲”的著名理論:“光能影響”。
他認為應該靈活運用三種不同的照明方式。它們分別是:可以使空間完全覆蓋溫馨祥和氛圍的“環境光”(ambient luminescence or graded washes) ,可以使照明對象更加清晰明了的“焦點光” (focal glow or highlight)以及讓人產生娛樂心情的猶如寶石般玲瑯滿目的“閃爍光”(play of brilliant or sharp detail)。(運用這些方法,凱利創造令人滿意的效果。例如西格拉姆的四季餐廳Four Season Restaurant等作品,都是這種理論的極佳注解。)
凱利運用了詩歌一般的語言來描述這套理論。他形容道:
ambient luminescence :“是鄉間的晨雪,是從水底仰望的蕩漾的天穹,是正午陽光下白帳中的柔光”;Focal glow:“是無處不在的營火,是穿過云層的光束,是溫暖遠山的一縷陽光” play of brilliant:“是神奇瑰麗的北極光,是凡爾賽鏡廊中的萬千燭火,是魔幻的圣誕樹,是獨立日夜空中璀璨的云霞。”
大自然豐富而真實的圖景,充滿生活氣息,較之刻板的定義更加打動人心。50年過去了,這些理論,至今仍然被廣泛的引用于各種文獻之中,并為后世的設計者提供了靈感的源泉。
以上文字來源于ABBS建筑論壇《照明設計之父里查德 ·凱利》,由小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