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發布“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根據路線圖,我國白熾燈實施淘汰的最后時間點將到本月為止,而下月起,我國或將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
那么汕頭市目前燈泡市場上白熾燈的銷售情況怎樣?面對即將到來的白熾燈“禁售令”,商家們是否知道?市民對此又有什么意見?記者日前進行了一番走訪。
路線:5年完全淘汰白熾燈
據了解,由于光效太低,很多國家都已將白熾燈逐步淘汰。澳大利亞政府于2007年初率先宣布,以立法形式全面淘汰白熾燈,此后加拿大、日本、美國、歐盟、韓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陸續發布了白熾燈淘汰計劃。
2011年,我國發布“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根據這一路線圖,我國將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設為過渡期;從2012年10月1日起,我國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從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并依據能效標準,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光效低于能效限定值的低效鹵鎢燈;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我國對前期政策進行評估,調整后續政策。如果評估順利,今年10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銷售和進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
調查:LED燈雖貴卻受青睞
在市區多家燈具用品店和五金店,記者了解到,節能燈的銷售份額要明顯多于白熾燈,節能燈已然成為燈具市場上的主角。
在一家大型超市記者發現,銷售臺燈的柜臺上節能臺燈的種類接近10種,而白熾燈只有2到3種,而且節能臺燈無一例外都被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另外,記者還觀察到,白熾臺燈的價格也與節能型臺燈相距甚遠,最便宜的節能型臺燈價格要在100元以上,而白熾臺燈最貴只需30多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節能燈雖然貴一點,但相比起白熾燈更環保和健康,光效更高,從長遠的角度看,節能燈使用效果明顯要優于白熾燈,目前已經占據了燈具市場。”
“因為溫度高、易炸,使用壽命短,現在已經沒有普通家庭來買白熾燈了,一般家庭都買節能燈或者LED燈,”一家五金店的老板王女士表示,“同樣25瓦的燈泡,白熾燈也就一元錢,節能燈七八元錢,LED燈十元錢左右,但白熾燈的使用壽命遠遠沒有節能燈、LED燈長。”另一家店的老板張女士從事五金生意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她表示,從2000年前后,消費者就已經開始逐漸接受節能燈了,而近兩年,LED燈也被更多市民所認可,“現在10個顧客里,也就1個人買白熾燈,剩下的都是節能燈或LED燈”。
不過,對于10月將禁售白熾燈,幾乎所有的店主都表示不了解,并稱眼下仍在正常進貨。
市民:加強監管落實淘汰政策
曾經作為百姓家庭照明“中堅力量”的白熾燈即將退出市場,不少市民盡管感到可惜,但都對“禁售令”舉雙手贊成。“用了幾十年,突然間見不到了,感覺挺可惜的,畢竟有感情,但節能燈確實很高效。”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他家里的照明全都換上了節能燈,不僅不容易壞,更重要的是省電,“我算過賬,當時我將家里十幾個燈全部換成節能燈泡,一個月就能節約出20元的電費。”
市民陳女士就認為,淘汰白熾燈是我國在節能環保上的一大進步,她非常支持,但節能燈自身的質量得過關。“相關職能部門要負起監管責任,得依法依規對燈具市場進行檢查,不管是繼續銷售的白熾燈,還是節能燈的質量,都要進行不定期抽查,只有這樣淘汰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