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的杭州,世界矚目。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于9 月4—5 日在杭州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圍繞“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峰會主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把脈世界經濟,向世界傳遞“中國主張”和“中國信心”。
10月的杭州,依然耀眼。
杭州市迎G20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成果匯報會將于10月15日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藝術大學堂隆重舉辦(更多活動詳情請點擊:http://www.fyhuishou.com/special/20160817/index.html)。本次活動將邀請杭州市迎G20 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城市管理工作者、設計師、施工單位和燈具供應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一同分享G20峰會杭州城市景觀提升工程中的經驗和心得。
G20峰會結束之后,阿拉丁全媒體采訪了杭州市亮燈辦副主任、杭州市迎G20 峰會城市景觀提升技術組組長韓明清博士后,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市政市容環衛管理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洪霞,杭州市錢江新城建設管委會工程處高級工程師陳松,作為此次城市景觀提升工程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從管理的角度講述了杭州市迎G20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在管理、技術、設計等方面的創新及遇到挑戰。
杭州市亮燈辦副主任、杭州市迎G20 峰會城市景觀提升技術組組長韓明清博士
據韓明清介紹,本次城市景觀提升工程的主題是“讓歷史與現代交融”,目標是營建具有“杭州味、中國風、國際范”的城市環境。本次迎G20 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主要有三個核心區域,包括錢塘江、京杭大運河沿線和西湖景區,都是對原有的燈光進行整改完善和提升。
三大核心工程
錢塘江
據韓明清介紹,錢塘江夜景燈光以“整改補充”為主,按照“一心兩翼”的空間布局展開。即以錢江新城核心區為中心,以對岸的杭州奧體博覽中心為補充,向東西兩翼展開夜景畫卷。錢江新城核心區夜景按照“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目標建設,凸顯杭州大氣、開放、時尚的“國際范”。
據杭州市錢江新城建設管委會工程處高級工程師陳松介紹:錢江新城的整體燈光建設從2013 年就開始國際招標和管理設計,G20 峰會加速了項目的進一步建設。錢江新城的夜景燈光:一是要與白天“現代、和諧、大氣、開放”的杭州中央商務區形象相一致;二是其景觀氣質與西湖景區既要有傳承又要有創新,要體現杭州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的城市空間格局的演變。事實證明,錢江新城的夜景燈光不僅傳承了杭州山水城市的歷史文脈,也呈現了杭州中央商務區“大氣、開放、時尚”的新城形象。
“為了迎接G20 峰會,錢江新城在35 棟100 米以上大樓外立面安裝了70多萬顆LED 點光源,通過極具文化內涵的內容,向世界展示了極具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的‘主題燈光’。”韓明清繼續介紹,錢江新城核心區兩翼則如眾星拱月一般,分為蕭山區段、奧體段、濱江區段、上城區段、西湖景區段,在17 公里長的江段點亮200 多棟大樓。

京杭大運河
2008 年,京杭大運河實施了主題為“水墨丹青”的夜景燈光建設。在本次的景觀提升工程中,京杭大運河以“修復填充”為主。“對2008 年實施的‘水墨丹青’進行大范圍的修復,同時針對原有燈光過于單調的缺陷和開展夜游的需要,填充了不少節慶彩燈、燈光小品等。”韓明清介紹道。
西湖景區
西湖景區則以“提亮補充”為主。對2008 年實施的“水墨江南”進行了提亮,并新增了南部山體燈光。對此,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市政市容環衛管理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洪霞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本次西湖夜景觀智慧控制系統工程實施區域包括吳山、夕照山、南屏山、凈慈寺、九曜山、玉皇山和蘇堤7 個片區。在這7 個片區內通過景觀燈色溫的轉換實現白描的燈光藝術效果,以光為墨,將山水、林岸、建筑、道路等多元素納入到一個體系里,用燈光描繪出一幅“山水意”的水墨畫。
一、二、三點創新
據了解,杭州上一次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景觀照明提升改造是在2008 年。當年為了呼應杭州打造“生活品質之城、東方休閑之都”的新名片,實施了西湖核心景區、京杭大運河、錢江新城中軸線、城市陽臺及主城區單體建筑等
大規模夜景燈光建設,奠定了杭州夜景景觀的空間格局,也奠定了杭州夜景照明“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地位。
這次杭州市迎G20 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雖然是對原有的燈光進行整改完善和提升,但是在規模、技術和設計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進。據韓明清介紹,錢塘江兩岸從原來的60 多棟大樓擴展到200 多棟;西湖補充了南部山體亮燈;城市入城口亮燈從原來的3 個擴充到33 個。技術上的突破:一是4G通訊技術和DMX512 整合,典型例子是錢江新城核心區主題燈光的聯動;二是西湖南部山體的整體聯動。設計上的突破是設計和視覺藝術的結合,比較典型的一個是錢江新城核心區的主題燈光,另二個是武林廣場浙江展覽館的3D 投影燈光秀。
洪霞也分別從規模、技術和設計上對西湖景區在這次提亮工程中的創新點進行了詳細介紹:從規模上看,一是范圍廣,包括七座山(九曜山、玉皇山、南屏山、吳山、夕照山、北高峰、三臺閣),三條堤(白堤、蘇堤和楊公堤),湖中三島,一座廟(凈慈寺),三大賓館(西子賓館、柳鶯、大華),以及北山路沿線等18 個項目;二是燈具設備數量多,共計15,000 套單獨立桿的山體燈具,目前為止國內如此大規模的山體亮燈是絕無僅有的。
技術上,一是采用了2,200~6,000K 色溫可調可控的LED 燈具,不僅節能環保,還能通過不同色溫的轉換,生動表現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動態燈光畫面,突破了原先只能亮或不亮的單一性燈光效果;二是實現了聯調聯控的控制系統,使蘇堤與南面群山的燈光聯動系統,與北線、南線原有燈光系統相整合,通過總控和7 個分控中心的建立,既能實現多區域、多系統、多平臺燈光系統的獨立運行,也可互相聯動組成一個完整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原來西湖景區燈光照明區域化、區塊化的局限性;三是在線故障監測及反饋系統,燈具及設備通過GIS 地理位置信息系統的嵌入,能夠實現所有設備工作狀態的在線監控反饋、信息報警功能,并快速定位。
本次設計主題為“中國意、西子情”,在設計效果上,一是堅持水墨畫的筆觸,高山流水,墨分五色,光色宜純不宜雜、宜淡不宜濃、宜冷不宜熱、寫意不寫實。通過自然色溫的變化體現中國意,遠觀是一幅水墨長卷,近看是不同畫面,用自然山水表現中國人對山水、環境、世界的理解;二是體現西子情,利用西湖南線山體來展現“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間結構,利用可調可控的特點和湖中移步換景的觀賞點,結合樹木叢林后的湖面、樓舍,把南線的歷史典故和自然景觀在夜色中呈現、融為一體。
一些困難、一些挑戰
在實現規模、技術突破的同時,這次杭州市迎G20 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也遇到了很多挑戰。
比如,錢江新城要在35 棟超高層建筑上演主題燈光秀,首先遇到的問題是燈具的隱匿和安裝,即如何做到“晚上見光,白天不見燈”;其次,如何讓70 多萬顆LED 點光源在35 棟超高層建筑上實現實時、同步的聯動。據陳松介紹,為了不破壞每一棟建筑的外觀和肌理,實現燈具與幕墻的高度契合,他們聯合設計院根據每一棟樓的線條材質、顏色、質感,通過現場實驗的方式,確定最后的燈具風格和安裝方式。另一方面,為了實現錢江新城
主題燈光秀的完美演出,主要通過4G 無線專網在35 棟樓宇之間進行同步燈光智能控制,這也是目前全球城市景觀體量及控制系統集成最大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