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幾何?
那么,下游封裝廠家是否已經感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帶給自己的影響了呢?就該問題,各家廠商的觀點也毫不例外地分成兩大陣營,一派是持樂觀態度感慨影響不大,另一派是感嘆有一定的壓力。
木林森股份市場部總監孫少峰認為,產品價格上調目前對企業的業務影響不大,主要源于漲幅不大。“木林森的器件相對性價比非常高,所以無論對照明或是顯示屏來說,該買還會買,該用還得用。因為漲價時間不長,現在談影響還為時過早,可能再過一段時間能更加清楚。”他說。
深圳市中美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殷仕樂也表示,此次市場相關封裝原材料價格變動特別芯片對公司影響不大,他說:“中美歐光電跟上游供應鏈處于戰略合作關系,市場定位中、高端商業照明及戶外照明,并著重細分市場等相關產品開發、銷售。”
東洋(TOYONIA)中國華南區負責人羅建華也明確表示,由于TOYONIA產品的生產與國內原材料關聯不大,這次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并沒有影響到TOYONIA光源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價格,東洋將會通過持續推出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來實現產品的高附加值。
即便旭宇的LED封裝產品均采用純金線,但在旭宇光電董事長林金填看來,原材料的增價對旭宇的影響不大,公司今年營收預計比去年增加50%,利潤同步有所增加。“
相比上述聲音,深圳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謝大平則毫無掩飾今年的幾輪芯片漲價潮對企業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成本影響,從這個方面反映出幾個現象,終端企業在兩頭的擠壓下生存空間會越來越艱巨,中小企業要做好產業上的布局。“
鴻利光電總經理王高陽亦表示了認同,同時他也指出:“原物料上漲對我司也有影響,但這也是機遇,會加速行業洗牌,只是你有技術與規模及資源整合能力就會笑到最后。”
未來價格趨勢如何?
談及LED產業鏈未來的價格走勢問題時,木林森股份市場部總監孫少峰表示不好預測,但是普通工業電子產品沒有大幅度漲價的案例,除非是自然災害導致的工廠停減產。在他看來,經濟如不加以調控和干預都是擺動的,如潮起潮落,因此,上游產能也在收放之間振蕩。
孫少峰坦言,木林森過去也經歷過嚴峻的挑戰,供需決定價格,自然也有規律可循。沒有什么是“合理價格”,只有“市場價格”,假如有人承受不了,也是自然選擇。
中昊光電總經理王孟源則表示,這種情況持續多久還很難說,雖然技術突破可以帶來成本降低,但市場終究是主導因素。決定權或許在終端應用市場。但是,一個成熟產品隨著價格平衡曲線在10%左右的價格波動也屬正常。
東洋(TOYONIA)中國華南區負責人羅建華預測若沒有重大相關政策調整或重大事件發生,產品直接漲價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小。他說:“但有種趨勢很明顯,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新產品的研發投入,通過提升新產品的附加值,來實現更高的利潤。這也說明簡單模仿抄襲再拼價格的路線越來越難走,這將有力促進國內LED產業的健康發展。”
旭宇光電董事長林金填也認為未來再漲價的概率不大,由于整個經濟的需求疲軟,有價值的企業才能健康發展,隨著LED行業洗牌加劇,能在競爭中生存的企業就能活下來,而對那些平時用一些差的材料或者是誠信不好的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然,這樣的話更能回歸正常的價值。
“雖說產品回歸理性,但其后續價格走勢卻充滿不確定性,最主要是受到產品含金量、原材料價格以及市場認可度的影響,而這些因素目前是不確定的。所以對于芯片封裝未來一兩年,甚至下半年的價格走勢都并不明朗。”國星光電白光器件總經理趙森最后總結道。
結語
進入2016年以來,LED產業鏈先后掀起幾輪漲價潮,對于處于相對成熟期的LED封裝行業來說,漲價這種情況持續多久還很難說。不過,對于部分LED企業漲價已成為既定的事實,大多數業內人士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認為目前價格上漲只是回歸到合理的水平,是行業走向正常的市場規律。不過,說到底,價格是把“劍”,既可傷人,也可傷已,在未來成熟的市場中,競爭逐漸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一個企業想要做下去,提升品質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