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競爭激烈,臺系廠商東貝調整營運策略,今年大砍LED燈泡出貨目標,本季起估將銳減7成,轉向沖刺高毛利的LED燈具;東貝董事長吳慶輝表示,LED產業最近一兩年很辛苦,但是各家廠商已經摸索出自己的定位,未來一兩年將從谷底翻身,預期晶電、億光、東貝、光寶是中國臺灣地區最后碩果僅存的山頭。
吳慶輝定調今年是東貝的轉型年,轉型效益從第4季開始展現,他表示,LED產業最近兩年辛苦,殺價競爭的幅度很可怕,東貝啟動轉型,逐漸放棄低階市場,轉向高階、重視專利的市場,并重返NB、TV背光,他認為,LED產業最差就如此,產業未來會走向高階、低階兩極化發展。
東貝今年大砍LED燈泡出貨目標,第4季開始單月出貨目標從1,000萬顆降至300萬顆,相當于大砍7成,將資源轉向毛利率較好的LED燈具,如平板燈、特殊植物燈、防水燈泡,燈泡占整體營收將逐季下滑到10%。
至于在背光市場上,東貝也重新聚焦NB、TV背光。吳慶輝指出,NB全球總量雖沒有成長,但是產品走向輕薄、精致、提升演色性、高解析度等更高的品質,東貝目前客戶以商用地Dell、HP為主,出貨規模將從去年的1,000萬臺升至今年的2,000萬臺,明年上看3,000萬臺,目前市占率約30%。
TV背光同樣放棄陸資品牌廠,脫離價格戰,轉向國際品牌廠,估今年TV背光將達400萬臺,明年上看600萬臺,相當于成長50%。
經此調整,吳慶輝估計,明年背光、照明比重將達45比45,比起今年的4比6,已經顯著壓低燈源類產品,照明的毛利率可望因此拉抬10個百分點;而東貝的五股新廠估全產狀況之下,產值上看80~100億元(新臺幣,下同),明年有機會先繳出70~80億元產值。
此外,吳慶輝認為,臺系廠商已經逐漸找到自己的路,慢慢擺脫來自于陸資廠的價格戰,往后一兩年臺系廠商會從谷底翻身,他認為,晶電、億光、光寶、東貝是臺灣地區最后的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