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產業供需結構改善跡象顯著,上游漲價頻頻,下游業績突出
跡象一:2016 年LED 產業鏈上游漲價頻頻,部分產品上漲超過15%
3 月份木林森、晶臺等封裝企業曾經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上調;5月份晶電在減產25%的情況下,價格上漲15%,三安光電也有部分產品小幅漲價;8月,三安等芯片企業價格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三安光電中小尺寸產品價格上浮10%,華燦光電也對利潤較低的產品進行了相應的調整;9月木林森、國星光電、信達光電等對RGB 燈珠進行提價,漲幅均在5%-10%左右。
據調研了解,2016 年2 季度末左右,業內多家LED 芯片企業價格已開始回升,營收狀況顯著改善。以晶能為例,9 月初,晶電產能滿載并延續至10 月,目前其產能利用率已超過9 成,其中藍光機臺產能約90%、單價及獲利較佳的紅光產線則呈現滿載。
根據LEDinside 數據,我們看到主流的封裝器件平均價格已趨于穩定,相比于2015年封裝器件價格下跌50%~60%,整體封裝器件供需關系已大幅改善,其中可以看到較大封裝規格5630 及3030,3-4月份有所下降但4月至今已趨于平穩,而封裝尺寸2835 的價格今年一直保持穩定,并且部分產品價格7月略有上升。以封裝大廠億光為例,自6 月中以來,股價大漲18%,目前已看到各產品線的需求全面回暖,第3季將正式步入旺季,而非僅是補庫存。其中尤以TV 背光表現最佳,主要受到今年奧運年的收視需求帶動;另來自大陸手機背光、顯示屏幕等訂單也將明顯貢獻第3季營收。
根據LEDinside 數據,全球LED燈泡下跌9%左右,相比于2015 年全球替代40W燈泡價格下跌12.4%,替代60w 燈泡價格下跌9.9%而言, 基本處于正常范圍,主要由于封裝技術進步而引起的整體耗材減少的價格下降。
同時,中國LED燈泡價格下跌11%左右,相比于2015 年,中國替代40W 燈泡價格下跌18.4%,替代60W 燈泡價格下跌32.37%,下跌趨勢已大幅回穩,反應國內燈泡市場競爭環境已日趨穩定,供需格局已逐步好轉。
種種跡象顯示LED芯片供需格局已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