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把脈行業熱點、痛點、難點
在沙發論壇環節,各互動嘉賓就行業目前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建議和心得體會, 觀點犀利獨到,臺下觀眾喝彩連連,掌聲不斷。
△沙發論壇現場
△利和燈博中心副總經理 付寶石(沙發論壇主持人)
琪朗燈飾董事長 袁仕強
金達照明總裁 史佛蘭
寶輝燈飾董事長 王桂枝
新特麗董事長 孫躍
圣嘉佰利董事長 胡綿仁
哈爾濱十里河燈飾城執行董事翁曉輝
上海燈具城董事長韓宗淮
付寶石:今天這里是中國照明燈飾行業的一次盛會,我們在創造奇跡,這也是歷史以來五家燈飾領軍式的領導企業第一次坐在一起。行業在意外中有驚喜也有期待,大家如何看待此次相聚呢?
胡綿仁:參加本次論壇有“家”的感覺,萬事有緣起于燈,與在座的大佬們進一步接觸,對我們回家之人來說,能得到一些點撥。
王桂枝:我們做的是非標產品。現在每個人,每個行業都在講共贏,怎樣做到共贏,是我們此次相聚需要討論的話題。
孫躍:如何做到共贏?首先是如何把中國燈都古鎮的品牌給擦亮,除了每家要做好自己的事外,也要為行業的發展做好考量,為行業的健康發展獻力獻策。這樣的舉措才是我們取得共贏的不二之選。
史佛蘭:對于行業要怎么規劃,期待與各位大佬共同探討。我們只懂做燈,希望先把自己的企業和燈先做好。
袁仕強:一直以來都是先做好自己,經營好企業。什么才是共贏呢?我認為這次活動就是共贏,一下子舉辦這么大體量的聚會,絕對是共贏。
付寶石:哈爾濱十里河燈飾城執行董事翁曉輝、上海燈具城董事長韓宗淮兩位來自賣場的代表又是如何看待此次相聚?
韓宗淮:總結有三點:1.市場很冷,但古鎮很熱,我們可以一起去古鎮取暖,在一起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2.對目前三大賣場“星光、華藝、利和”表示祝賀;3.今天三大嘉賓演講都很受啟發。當今燈飾領軍董事長都在,希望大家能把燈飾事業作為終身奮斗目標,盡管前路是曲折的,但未來必定會是光明的。
翁曉輝:如今時代改變了。我們每個人所專攻的燈具不一樣,我覺得我們每個人把各自專供的燈具做好,做出特色,這就是未來的共贏。
付寶石:目前行業里出現了B2B、 B2C、O2O 等很多平臺,這些平臺會給企業帶來怎樣不同的元素?
袁仕強:琪朗做燈已經20多年了,實際上企業在經營、管理成本上非常高,未來亟需把物流這塊打通。今年我們引進大洋電機技術,把VR引入到行業。未來我們會改變原有思路,先做設計,后生產,再銷售,為使用空間來設計燈,生產燈。
史佛蘭:我們跟琪朗一樣在嘗試。互聯網不做不行,不管對與錯都要嘗試,結果怎么樣大家都不清楚,但是要去嘗試。
孫躍:目前潮流和趨勢發生著很大變化,80、90后是消費主體。作為傳統企業,圍繞著市場變革,雷士歐普從傳統到線上取得成功,但每個企業發展不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行業如何應對新的消費習慣?我認為,應該圍繞市場來轉,針對絕大多數燈飾企業,未來最具發展空間還是歐洲模式,就是一定要結合互聯網,線上與線下打通。我們還要與消費者實時溝通,構建最便捷的時代。新特麗就是會把簡單小事給做好做實的企業。如今整個時代的屬性不同,線上模式固然方便,但有些事情還是一定要在線下處理的,比如剪發。未來我們絕大部分的事情還是要以線下為主,但仍需迎合時代變革,把線上線下打通。
胡綿仁:互聯網是時代的產物,剛才所提及的O2O模式,我認為是適合剛才發言的幾位嘉賓的,花燈企業在O2O方面也有一些做的好的,但我并不贊同網上模式,我從來沒有在網上賣過一次燈。O2O模式我不敢認同,四五年來,我們把資源用在經銷商培訓等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王桂枝:現在的年輕人,不管什么東西都是網上買,這很明顯是主流消費趨勢。但是花燈,基于其屬性不同而且價格偏高,因此,做不做電商,都是很痛苦的事。但基于時代的整體變革趨勢,我們還是會嘗試,要順勢而為。
付寶石:大賣場時代的到來,將會快速改變產業布局。大家認為,大賣場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應該具備怎樣的服務功能?
袁仕強:1.要承擔應有的責任和使命;2.推進“中國燈都”要向“國際燈都”邁進;3.世界燈飾潮流發布基地;4.成為世界燈飾的搖籃。
王桂枝:我們選擇利和,是看到利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功能配套。希望利和能成為整個地區最好的賣場,成為整個古鎮的中心。
孫躍:星光聯盟、華藝和利和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是競爭還是合作?這是一個戰略問題。我認為三大賣場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需要差異化定位,比如有做燈飾的、有做照明的,有做配件的。我們有幾萬家的照明企業,完全有這個實力,通過差異化定位,把三個賣場做好。但首先需要好的環境,賣場要想做好,如果只是靠建起來和招商是遠遠不夠的。目前全國知名賣場,有些賣場定位非常明確,不是僅僅為了收租,而是為了打造良好生態。首先,賣場要把基礎搭建好,讓更多的商家進駐。未來在幾大賣場中,我們會有很多的“軟優勢”,我更看重軟優勢、軟環境。
我跑了20年歐洲的展會,見證了他們最鼎盛的時期。20年下來,歐洲的燈飾工廠已經消滅了絕大部分,只有三分之一的廠家還在堅持,包括原來的臺北燈飾廠,有的縮減,有的合并,有的消亡。中國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后,日子很難過,但是歐洲日子更難過。我們中國有13億人的大市場,有強大的購買能力,有強大的研發制造實力。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希望政府能把古鎮燈都定義為世界燈飾之都,把它做大做強。
付寶石:我們這里有五個詞,分別是共贏、創新、攜手、開放、升級,請每個嘉賓寫出其中的一個詞,并講講自己的理解。
袁仕強:開放。琪朗做了20多年,才能走到今天,我們的思路還是可行的,但是過去我對琪朗過于保護,所以導致企業規模受限。有一句話說得好“心懷蒼生,大愛無限”。未來,琪朗會以更開放的姿態,去積極探索新時代的變革。
孫躍:互利。整個行業是共贏關系,新特麗二十年以來,不樹立對手,因為我們只需要把我們的事情做好,給客戶一個選擇的理由,便是勝利。未來,我們將會繼續與利和共贏,跟商家共贏,跟行業共贏,絕不做一件傷害行業的事情。
史佛蘭:創新。有創新才有未來,不論是產品、渠道都需要創新。金達也是在不斷付出,發展才有希望。
胡綿仁:共贏。不管是我們剛出來工作還是創業,我們都在努力找到自身定位。每個行業都有天花板,但通過堅持,一定能找到自信,找到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對我們經銷商、供應商、消費者有交代,在大平臺中共同贏利發展。
王桂枝:共贏。感謝今天的活動.很多經銷商都希望通過今天討論,大家可以有所啟發,實現共贏。
翁曉輝:開放。我們做的是終端賣場。賣場是一個公共空間,打開自己的門,自己的空間,打開每個業主的芥蒂。賣場與商家的問題不是租金的問題,而是如何打開心扉的問題。因此需要把我們現在的盲處及思維都放下。能夠放得下的人,才能拿得起。
韓宗淮:我寫的是“共贏”。感覺市場很冷談,需要抱團取暖,只有經銷商賺錢了我們才有錢賺,提議廠家也要秉承這個理念,經銷商也要體諒廠家,賣場,大家要互贏互利。
付寶石:共贏。未來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做燈的人是有智慧的人。燈都有今天,就是依靠優秀企業承載起燈都的稱號。攜手共贏,迎接未來,希望燈都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嘉賓現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