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社交媒體10月4日起傳出10月“排燈節”(Diwali)期間抵制中國貨的聲浪,其中還包括總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高層。
有印媒稱,運動奏效,使中國貨零售銷量下降了45%。但也有印度地方媒體指出,小商人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在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一些地方,零售商們為避免損失,把中國貨貼上印度、日本、美國標簽出售。
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經濟時報》10月26日文章稱,印度全國貿易商聯合會今日表示,在抵制“中國制造”的呼聲不斷在社交媒體傳播后,印度零售商們不愿再囤積更多中國貨,今年的“排燈節”對于中國產品的零售需求同比下降45%。
受到需求量減少沖擊的中國產品包括鞭炮、燈泡、廚房用具、玩具、禮品、電氣配件、電子產品、消費品、家居裝飾品等。聯合會表示,這場抵制運動使印度傳統制陶工人獲得新生,他們生產出大量陶產品,希望能作為中國燈泡和裝飾品的替代。
印度政府正在實施一項長期戰略規劃,將向本國小型制造業提供全力支持,幫助他們以更低廉的價格生產出高質量產品。
《印度快報》則援引全印度商聯合公會數據稱,受此運動影響,損失至少會達30%;報導也指出,中國提供印度幾乎所有生活日常用品,抵制中國產品對中國及中國企業將是一大挫折。
另一印度新聞網站 trak.in 24日則報道稱,在“排燈節”行情中,中國裝飾用燈具銷量下跌40%以上,其他類似小商品銷量下跌30%-40%,LCD類電子產品銷量下跌10%-15%,而手機銷量僅下跌2%。
中國手機品牌“小米”似乎也沒有感受到抵制的寒意。
10月6日,小米官方高調宣稱,在印度節日季的前三天時間里,小米在亞馬遜、Snapdeal和Flipkart這三大電商平臺上售出了50萬部智能手機,而去年小米花費了一個月時間才達到這一成就。小米印度區主管馬努·賈因(Manu Jain)在10月19日發布推特,慶祝18天內賣出100萬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