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結果成為全球媒體頭條話題,首位毫無政治經驗的地產界大亨、億萬富翁、娛樂界名嘴——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應驗了蔡依林的那句歌詞,“DT in the house”。
美國作為全球大佬,它的掌權人的變動將對國際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在大選結果公布的頭一天,就已經對于全球經濟造成不小的影響。國人之所以十分關注美國大選,正是因為這對于中國未來的外貿走向有決定性因素。
在對華態度上,特朗普在選戰中就已多次就貿易問題批評中國,稱"中國拿美國當存錢罐","搶走美國工作崗位"。此前還曾宣稱上臺后會跟中國重啟貿易談判,甚至威脅要加45%的關稅,這或將對中國的出口產業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昨日美國駐華大使鮑卡斯已經給中國送上定心丸:“無論哪位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獲勝,都不會影響中美兩國的關系。”但客觀地講,其一些觀念及政策,難免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影響……
1、或將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加大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特朗普曾多次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使中國出口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并稱中國在貿易問題上“殺死”美國;他曾表示,如果當選,要對中國進口的產品要征45%的重稅;
特朗普更具保護主義色彩的貿易政策將成為影響未來中美貿易關系穩定和發展的消極因素。分析認為,盡管特朗普強加45%的關稅(從中國進口的貨物)的政策在現實中未必能夠得到實施,但它表達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特定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例如在紡織、化工、鋼鐵和橡膠等領域的商品。如此一來,中國的出口必將會受到影響,中美貿易很有可能進入一段“冰凍期”。在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這勢必會加大加大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日本大和資本市場公司駐香港的首席經濟學家賴志文表示,特朗普宣稱要對中國進口征收懲罰性關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將使得中國經濟萎縮,造成的損失會高達數千億美元。
賴志文預計,如果特朗普當選并將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關稅由目前的4.2%上升至45%,將令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跌4200億美元或87%。這意味著,綜合其它方面的影響,征收45%的關稅將使得中國GDP下降4.82%或5000億美元。而這個還沒有把外商撤資計算在內。他估計,在45%關稅情境下,預期出口制造業會由中國移向美國或其他國家,使外資直接投資(FDI)出現撤資規模達到4260億美元(約GDP的3.91%)。
2、或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在匯率方面,美國可能將對華發難。
特朗普曾攻擊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大大削弱了美國公司的競爭力,美國企業正在遭受中國企業的“屠殺”。因此,不同于此前的奧巴馬政府,未來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對中國采取某種程度的報復性措施,例如前文所說的對華進口商品征收45%的關稅。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可能會采取美元貶值的方式,為美國企業創造有益的貿易條件。
由此看來,特朗普預計很難改變美聯儲的加息進程,但可能加劇中國資本外流,從而加大中期人民幣貶值壓力。特朗普主張削減企業所得稅和對遷回海外利潤的美國企業僅征低稅,可能會吸引美國海外資金更多地回歸國內,加劇中國資本外流。
3、或將拋棄TPP,對中國是個利好
特朗普曾在講公開公開稱不會允許美國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稱該協議是對美國人民的背叛,將會擴大美國的貿易逆差,減少美國的制造業崗位。認為該協議“是對美國商業的攻擊”,是“一個壞交易(bad deal)”。
如果美國撤出,該協定失敗,中國就可以避免因被這項貿易協定排除在外而遭遇的不利經濟影響。
不過,特朗普反對TPP的聲音很可能只是競選語言。TPP并不是一個純粹削減關稅壁壘的協議,還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諸多內容。其目的在于實現美國主導下的新型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扭轉目前這種“中國受益、美國吃虧”的格局,倡導美國的價值觀,進一步密切和鞏固同盟關系。
——內容摘自華夏時報(北京)、新華社、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