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雙十一誕生以來,每年的這一天幾乎成了商家的數字游戲。但衍生的“低價競爭”、“透支消費力”、“對國民消費體驗升級的忽視”等問題也無不令人堪憂。近兩年,在交易額以幾何級數飆升的背后,人們更多了一份冷靜的思考。
作為照明行業每年“雙11”大戰的佼佼者,歐普照明也從2013年6024萬,2014年9450萬,2015年成功破億,到2016年最終以2.046億的官方直營銷售額完美收官。其銷售的數字增長速度令人震驚,也令同行企業望塵莫及。然而,這種數字激增的模式可持久嗎?
眾所周知,“刷單”、“低價競爭”,這似乎是瘋狂雙十一背后隱射的另一層含義,明星品牌“品一照明”的隕落仍言猶在耳,雙十一衍生出的一系列問題也飽受消費者和各行各業的詬病。實際上,很多電商企業也仍然實行犧牲利潤沖銷量和流量的打法,或者以低質低劣的產品搶占市場,損害企業長遠發展,得不償失。
歐普四年蟬聯雙十一冠軍,并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作為照明電商的典型代表企業,歐普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這是一種健康的態勢還是落入了“雙十一”的套路?
出其不意 全面升級智控產品
據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了解,歐普今年雙十一主推“‘耀’你想要”的概念,全面向用戶推出了智能調光調色的智控系列產品。
“可任意營造家居氛圍,手機APP,遙控和墻開等多種控制方式供消費者選擇;此外,還首次在線上推出客臥套餐,針對客廳,臥室,和餐廳等不同房間類型給出全屋照明解決方案。升級控制全屋聯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捷和多樣化的選擇。”歐普照明方面向記者表示。
歐普照明天貓官方直營店全面展示智能控制產品
早在今年4月,歐普也率先將智能技術融入產品研發,聯手華為,通過跨界等方式打造智能家居生態,“為用戶提供操作簡單、使用便捷,符合人體生理節律的全系列智能家居產品,帶來健康優質的光環境體驗。”
可以看出,歐普正在不遺余力地推動智慧照明的發展。歐普首席技術官齊曉明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也表達了“智能照明,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智能產品的開發應從用戶思維出發,從單品控制升級智慧系統,創造更大價值。
當大部分商家在主攻低價產品時,歐普又出其不意,率先跳出傳統思路,借“雙十一”向用戶全面推出升級的智控產品,在市場上搶先打造智能照明的品牌形象。可見,他們除了實現數字表面上的飆升,其產品也實現了質的突破,令人欣慰。
環環相扣 物流和服務體系緊追其上
在雙十一當天日進千萬上億時,接下來的卻是物流停滯,客戶退貨、差評等問題接連不斷,成為許多商家的噩夢。
除了產品,雙十一的物流和服務才是考驗一個商家綜合實力的大關。有人說,今年雙十一如果拋開數據去看物流、倉儲,或許更能真實看見電子商務到新零售的這一質的轉變。
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對歐普照明作了采訪并了解到,歐普照明除了在產品上實行了轉型升級,在物流方面也作了充足的準備。
據悉,他們曾做過防破損包裝和2米跌落測試,以降低運輸破損;啟用標準化的高位倉庫建設,以滿足雙11備貨需求;今年初逐步建設的數套揀貨、發貨等流水線設備,提升了發貨速度和準確度;同時,物流運作能根據銷售數據,及時調配人員和運輸等資源,日常訂單實現雙4點標準,全年無休……
而在服務方面,歐普曾耗時一年多進行系統的定制開發,啟用更加符合業務特點的訂單管理和倉庫管理系統,優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訂單處理效率;為接待雙11巨大的客戶人流,歐普每年會額外調配客服人員,并提前進行專業培訓,以保證整體客服質量,給到消費者最適宜的選購建議和最周到的服務。
無論在產品、物流還是服務方面,只能說這是企業綜合實力的較量,并非單一因素就可促成的成功。這種優勢既來自于企業自身實力的積累,也來自于企業文化精神的構建。
企業文化基因的自然結果
在雙11之前,歐普照明副總裁、電子商務事業部王燁就曾透露“2016年雙11對于銷量沒有定目標值,因為每一天都在創造新高。”言語間就已傳達出這種成竹在胸的信心和勇于突破的信念。據了解,歐普照明電商團隊剛開始也只有十幾人,但現在已經達到200多人,營收也翻了40倍。每年雙11戰場的“挑戰極限”和“突破自我”等標語都是他們的共同追求和每一天工作的真實寫照。
歐普照明董事長王耀海也曾表示:“每一家企業都有無法攀越的高度。當觸碰到頭頂‘天花板’時,就意味著到了轉型,改革的節點,歐普照明如今所達到的規模并不是一個目標,而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當很多企業在詬病電商和雙十一的負面效應、傳統電商模式邊際效益遞減的情況下,歐普已經率先一步跳脫傳統思路,全面升級產品,從規模導向向利潤導向轉變,并借助雙十一的契機結合線上線下,完勝自身的品牌建設和產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