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逐漸成熟,國內一萬多家的LED照明企業經過了2015年的行業洗牌,市場質量也穩步提升。到了2016年,照明行業整體步入螺旋上升時期,增長幅度相對平緩。雖然行業總體向上,但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形勢相比于之前嚴峻了許多,倍感壓力。眼見2016年逐漸步入尾聲,LED照明企業又會如何看待今年的消費市場呢?

在價格競爭下做好產品
雖說照明行業整體需求呈平穩上升的趨勢,不會出現之前的爆發增長。但是隨著市場需求漸漸被激發,市場競爭越發殘酷。今年LED照明企業間的價格戰依舊激烈,利潤也日趨薄弱。整個LED照明行業將進入微利時代。這種情況下,無疑對于LED企業來說是一場艱難的仗。
曼佳美照明總經理關仲文對此表示,如今的消費市場普遍出現低價競爭。他舉例說道,在一些展會上,部分廠商直接把低價展示出來,想通過價格來吸引客戶。這種把利潤無限降低的做法,不僅企業自身毫無利潤可言,同時也損害了不少追求產品質量的企業的利益。
盛麗光電總經理畢志杰也表示,照明市場由于不屬于技術密集型,所以新展出的產品還要面臨被模仿的危險,但是產品從構思、研發各方面都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等到產品的推廣有了成色,一些既沒有工程師也沒有開發人員的廠家就會直接地抄襲,并且價格相比可足足降低一半。
價格大戰如此激烈,照明產品在需求不斷發生變化的市場中能走得遠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在信息與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里,人們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價格。同時,如今市場判斷產品好與壞,都非常講究“用戶體驗”。
良好的“用戶體驗”就是產品最好的口碑。這時候的產品質量必須過硬,技術也追求先進。若要支持這些必要的條件,低價絕對不可能存在。鉑晶照明總經理馮祖強就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現在的消費市場,從建筑裝飾成本到照明產品預算都在不斷提高,這就證明在裝飾市場里,對照明的要求也是在不斷提高的。用戶從以前看重價格到現在越來越注重產品效果,而企業要做的就是滿足用戶需求,解決光的問題。
迎合個性化趨勢推廣品牌
市場一直在發展,現在的燈具已不再是簡單地提供照明,而是更要通過外觀和功能給場所帶來別樣的氛圍,照明已經被賦予更多的功能與意義,也由此引發了個性化市場遍地開花。
企業不但要追求產品質量高端,還必須迎合大眾的個性化需求。想要從中突破重圍,產品的外觀以及功能上的創新和差異化必不可少。MOD云控照明總經理伍永樂表示,現在人們大多數是個性化消費,未來也將是個性化消費做主導,所以對消費者的研究也要多樣性。每個人的思維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伍永樂也指出,個性化市場雖然跟標準化有些沖突,但目前細分市場比重十分大,所以在產品標準化的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的一個光的環境,就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盡管企業已經了解到個性化市場的這塊“蛋糕”如此巨大,但畢竟無論是從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到制作的成本,再有消費者是否認同這個產品等難題證實,企業想吃到這塊蛋糕還是不容易的。曼佳美照明總經理關仲文認為,企業想要推廣品牌,銷售渠道不能單一,所以曼佳美在國內的市場起步雖然說比較慢,但也開始了批發零售的渠道,首先讓大眾認識到企業品牌,并且要讓人們感覺企業形象是接底氣的。
樂的美光電市場總監李曉夏講到,面對不斷拓展的市場,針對個性化的消費群體來看需求不一。既然市場是永遠都不可以滿足,也不可能飽和,那就只能從自身出發,把產品做好,自然會有客戶懂得賞識。
羅姆尼照明總經理彭銀水也表示,面對變化如此之快的市場,產品永遠是載體,需要更加體現產品價值。
確實,口碑一旦得到認同,品牌自然就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