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百年老店GE宣布終止其在亞洲地區的照明業務,隨后GE照明單方面終止了與中國經銷商的協議,隨后引發20多家供應商聯名抗議,將GE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11月23日晚,第一財經報出GE照明的部分中國區員工被要求以《勞動法》的最低標準進行裁員補償。
11月24日,GE中國在其官方網站上掛出一份聲明,聲明表示,“(GE照明退出亞洲市場)完全是出于業務考量,與我們中國團隊的工作成績無關。我們根據中國的勞動法規為所有受影響的員工提供了高于法定標準的補償方案,不存在差異化標準。目前,公司已與絕大部分員工達成一致,簽署了補償方案協議。此外,我們還在GE內部為受影響員工推薦相關的其他工作機會。目前,已有部分員工接受了內部轉崗的機會,公司也為他們安排了新崗位相關的培訓。”
對此,記者在11月24日多次撥打GE中國媒體聯系電話,欲就上述情況采訪對方,但截至發稿尚未能接通。
未來將持續擴大LED業務
GE的2015年財報顯示,公司家電與照明業務2013年、2014年、2015年的營收分別為83億美元、84億美元和88億美元,2015年營收占GE公司總收入比重的7%;同期利潤為4億美元、4億美元與7億美元。GE在財報中對市場分析稱,LED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家電市場也出現強勢增長,傳統照明設備的需求持續下滑,未來將持續擴大LED業務。
據了解,GE照明與飛利浦、歐司朗并稱國際三大照明巨頭,其創始人是家喻戶曉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但GE照明主要影響力在北美市場,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遠不如飛利浦與歐司朗。GE的照明業務,尤其是亞洲板塊的收入在GE的收入中占比很小。而在中國市場上,GE照明也不如飛利浦與歐司朗。
廣東家電照明協會秘書長郭修11月24日表示,GE照明在中國沒有自己的工廠,一直是使用代工,而在信息化與透明度逐漸提高的今天,GE照明原有的技術優勢不復存在,其在中國早已沒了優勢。
行業分析人士張小飛則對記者表示,在國內照明企業越發強勢的情況下,GE照明不僅是在中國處境艱難,在北美市場上也受到了沖擊。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剝離照明業務的同類型國際巨頭并非只有GE一家。早在2014年,三星就宣布退出除韓國以外所有市場的LED照明業務,今年,歐司朗也出售了其光源業務。
剝離相關資產屬正常調整
據了解,GE的照明業務,尤其是亞洲板塊的收入在GE的收入中占比很小。而在中國市場上,GE照明也不如飛利浦與歐司朗。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GE照明中國區經理陳翰此前曾表示,照明業務只占GE銷售額的2%左右。不僅如此,GE照明的亞洲區業務也只占到了亞洲區業務的3%左右。
“GE照明主要面向歐美發達市場,其產品涵蓋工業照明、戶外照明、商業照明等,總體上看,工業照明和戶外照明這兩塊產品線更具備優勢。”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耿博此前曾這樣對媒體介紹。
GE照明在此前公告中表示,在過去10年中,傳統照明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下滑,照明技術的發展也日益從傳統的白熾燈、鹵素燈等轉向新型產品如LED照明。面對市場需求的轉變,GE照明將集中公司資源,專注于北美、歐洲以及中東地區的LED技術和業務的發展。
張小飛表示,國內照明企業近年來表現很強勢,占領了除美國市場外的大部分市場,在美國市場上也有一定的滲透率,此外,亞洲地區相關業務毛利率低且價格競爭激烈,這些跨國企業同時也有其他利潤更高的產業,于是選擇放棄照明業務。企業剝離相關資產也實屬正常的業務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