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LED產業自下而上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和延伸,國際上相關產業鏈正快速往中國大陸地區轉移。
無疑,中國已經快速發展為全球重要的LED外延芯片產業基地,包括從襯底材料、外延生長、芯片制造、芯片封裝、終端顯示裝置、照明燈具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并形成以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為主的LED產業集群。
目前,LED芯片技術的發展關鍵在于襯底材料和晶圓生長技術,采用藍寶石或碳化硅襯底來外延生長寬帶隙半導體氮化鎵,這兩種材料價格都非常昂貴,且都為國外大企業所壟斷,而硅襯底的價格比藍寶石和碳化硅襯底便宜得多,可制作出尺寸更大的襯底,提高MOCVD的利用率,從而提高管芯產率。
除了傳統的藍寶石、硅(Si)、碳化硅(SiC)襯底材料以外,氧化鋅(ZnO)和氮化鎵(GaN)等也是當前LED芯片研究的焦點。
所以,為突破國際專利壁壘,中國研究機構和LED企業從硅襯底材料著手研究,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同方股份等內地芯片巨頭也大多在產能上取得突破。
中國內地LED芯片企業還是主攻產能、藍寶石襯底材料及晶圓生長技術,外延片、芯片作為LED 產業鏈的上游核心,其技術及產品的發展將直接影響LED照明市場格局變化。
藍寶石俗稱剛玉,主要成分是A12O3,是一種常見的簡單配位型氧化物晶體。因為其具有獨特的晶體結構、優異的機械性能、光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可應用于2000℃的高溫環境下。可以預見,未來藍寶石材料的需求量急速上升的趨勢。
目前藍寶石材料主要的應用領域是LED襯底和光學領域,同時也成為消費電子市場的新寵。
藍寶石作為LED基板主要有兩大好處:第一,現有的大部分行業專業知識和生產設備和藍寶石生產較為匹配;第二,藍寶石成本低可用性強,可以生產出廉價的LED產品。
據GGII相關數據顯示,預測全球藍寶石材料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14.7億元人民幣增至2018年的141.5億元人民幣。
國內LED芯片企業正在不斷完善自身供應鏈體系的閉環式模式發展,近年來,包括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企業均在通過收購、自建等方式布局外延片主要原材料的藍寶石襯底項目。
今年5月31日,位于義烏蘇溪的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達60億元,項目用地總面積350畝,第一期用地面積140畝,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
該項目主要研發、生產LED外延、芯片,并對藍寶石深加工,產品主要應用于藍寶石襯底材料、LED光源及手機屏幕、智能穿戴設備屏幕等諸多領域。
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年產300萬片LED外延芯片和1300萬片藍寶石材料,在2021年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60億元以上,年利稅10億元以上。
“LED上游外延芯片行業對資金和技術要求較高,這也成為進入該行業的最大門檻。在未來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備規模和技術優勢的企業會逐漸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從而成為行業的主導者。”華燦光電副總裁邊迪斐表示,較強的上游供應商、下游的客戶,也正在用戰略發展的眼光,選擇技術先進、管理好、成本低的外延芯片制造商作為長期發展的戰略伙伴。
LED外延、芯片及產業鏈延伸項目主要圍繞建設國際知名的LED產業基地展開,通過項目實施帶動LED產業鏈上下游及配套企業集聚,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規模和成本優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
晶安光電是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LED藍寶石襯底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處于光電產業鏈上游,總投資70億元。
“晶安光電的一、二期完成投資37.8億元,實現LED襯底平片年產能150萬片/月,長晶自制晶棒月產量達到106萬毫米,PSS圖形化襯底片40萬片/月”。據三安光電內部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份,晶安光電三期項目啟動,擬投資32.66億,年度計劃投資10.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7.4億元。
目前晶安光電整個園區已建設2000畝,總投資達100多億元,基本形成涵蓋“襯底-芯片-封裝-應用”的光電產業集群,完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將超過150億元。
有業內相關人士分析,藍寶石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相關產業鏈龍頭企業有望獲得市場資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