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LED企業盈利可觀
大者恒大趨勢已現
廣東LED產業除了聚集局面已經形成之外,身處于廣東的LED各大企業們也在長期的發展中積累的雄厚的勢力,回顧今年LED應用市場狀況,雖然行業動蕩常有,但與此同時LED市場景氣度也有所回升,廣東LED龍頭企業們的盈利狀況也十分可觀,長此以往,廣東LED龍頭企業大者恒大的趨勢將大大加深。
目前,廣東LED封裝產量約占全國的70%,約占全世界的50%,部分技術領域與世界同步,2009年全省LED照明及相關產值達到310億元,占據國內LED產值的近半壁江山。
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近年來,廣東省在規劃布局、資金投入、技術攻關、推廣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部署,推動LED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廣東LED產業逐步形成“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集群優勢明顯,技術研發得到重視,標準體系逐步形成,市場推廣成燎原之勢”等突出特征。
就LED顯示屏行業而言,洲明,艾比森,雷曼,聯建是行業的龍頭企業,2016年,這些企業盈利情況十分可觀。洲明2016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報告期內,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050萬元-20,000萬元;艾比森預計2016年1-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億至1.67億元,同比增長13.00%至33.00%;而聯建則實現2016年度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3.7億元~4.3億元,同比增長65.42%~92.25%。
其實,總體來看,廣東全省培育LED上市公司25家,占全國LED上市公司總數的六成,總市值近1000億元。今年三季度,全省以LED為主營業務的14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約占全國LED上市公司58%,成為當前LED產業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應用的主導力量。
廣東LED產業長足發展
政策扶持是關鍵
LED產業的發展在廣東從來不缺乏政策扶持。無論是資本補助,還是政策優待等,廣東各地政府對于LED產業的發展可謂是不遺余力。
深圳20億補貼良心企業
近期,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市財政委聯合發布關于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補貼新政,對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的企業,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穩定崗位補貼,穩崗補貼政策執行至2020年底。預計2016年符合條件企業約為30萬家,實際享受穩崗補貼政策的減負額度約為20億元。
深圳龍崗開啟科技專項補貼
作為技術創新的集中地,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鼓勵也是面面俱到。深圳市龍崗區為充分加強對產業的導向和激勵,加快推動全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區政府設立經濟與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最高補貼可達300萬。
節能減排 最高可獲1500萬
深圳啟動節能減排計劃,LED企業最高可或1500萬資助。重點扶持領域涉及循環經濟示范工程、節能、減排及污染防治、節水四個方面。節能方面主要包括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高效LED綠色照明項目等,每個項目的補助金額按經專家評審核定的項目固定資產額的一定比例確定,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中山建質量安全示范區
早前,中山市出臺《建設“中國出口工業品(燈飾)質量安全示范區”實施方案》,提出將規范和加強中山出口燈飾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工作,以提升中山出口燈飾總體質量安全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山燈飾產業的創新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進一步推動中山燈飾產業轉型升級。
佛山企業培育行動方案
《佛山市南海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方案》,要求今年高企數量大幅增長,新增省高企培育入庫企業200家。會上將目標任務分解至各鎮街。南海區區長鄭燦儒表示,下一步將出臺專項扶持資金來獎勵成功申報的高新技術企業。
廣東LED產業
機遇與挑戰并存
對于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來說,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廣東LED產業也不例外。廣東LED產業發展機遇是空前巨大,但是所帶來的挑戰也同樣是巨大的。
優厚的扶助政策和產業優勢極易造成企業的扎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這勢必會帶來產能過剩的風險,從而造成不利的影響。產能過剩容易造成惡性競爭,價格戰以及品質案應運而生,這一現象在過去的2015年已初步得到體現。同時,產能過剩同樣會帶來企業外流,廣東不少LED企業陸續在內地建廠便是佐證。
廣東活躍的經濟條件、豐厚的政策支持以及開放包容的環境著實為LED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少有利條件,這使得廣東LED產業集群遙遙領先于國內其他地區,從而獨占鰲頭。但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產能過剩、企業外逃、人才流失等問題也日趨嚴重。因此,如何直面與應對發展挑戰,將成為廣東LED產業能否進一步騰飛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