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交人:華格照明燈具( 上海) 有限公司
調研對象:故宮博物院
調研時間:2015 年12 月
調研人員:李培、孫桂芳、苑永春、謝彬、昌園
調研設備:照度計(TES1339)照明護照(遠方SPIC-200)
一 博物館整體情況概述
1.建筑概況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于1925 年10 月10 日,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于清代宮中舊藏。
2.展廳概述
2015 年故宮博物院迎來90 周年院慶。為迎接90 歲生日,故宮博物院開放了四大新的區域,籌備了一系列新展并同時亮相。新開放的四大區域包括寶蘊樓、慈寧宮區域、午門- 雁翅樓區域、東華門區域,其中設置了八個展覽,開放面積由目前的52% 增加至65%。這些展覽不再另收門票,觀眾進入故宮博物院后即可免費參觀。
展覽包括“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壽康宮原狀及崇慶皇太后專題展”、“慈寧宮雕塑館常設展”、“營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藝術展”等。
二 慈寧宮調研
1.建筑概況
慈寧宮建筑位于紫禁城內廷隆宗門外西側,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十七年建成。萬歷十一年火毀,十三年重建。清沿明制,順治十年重修慈寧宮,以后經歷康熙、乾隆、光緒歷朝修繕,明清兩代均為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慈寧宮門前有一東西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別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為長信門。慈寧門位于廣場北側,內有高臺甬道與正殿慈寧宮相通。院內東西兩側為廊廡,折向南與慈寧門相接,北向直抵后寢殿(即大佛堂)的東西耳房。前院東西廡正中各開一門,東曰徽音左門,西曰徽音右門。(圖1)
正殿慈寧宮居中,前后出廊,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面闊7 間,當中5 間各開4 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兩梢間為磚砌坎墻,各開4 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臺,正面出三階,左右各出一階,臺上陳鎏金銅香爐4座。
東西兩山設卡墻,各開垂花門,可通后院。如今,慈寧宮被重新修繕作為故宮雕塑館開放,展
覽共計展出400 余件雕塑文物,雕塑館有很多首次亮相的大體量雕塑。年代跨度從秦代到清代,包括慈寧宮正殿
(雕塑薈萃館)、慈寧宮東廡(修德白石館)、慈寧宮西廡(漢唐陶俑館)、大佛堂(佛教造像館一室)、大佛堂東暖閣(佛教造像館二室)、大佛堂西廡(磚石畫像館)六個展室。
展覽突破性的實現部分展品以“裸展”的方式進行展示,即沒有玻璃隔擋,觀眾和文物直接“面對面”。
2.慈寧宮光環境分析
雕塑文物“裸展”對展廳整體光環境有著很高的要求。其次全館采用LED 燈具,既節能又不受紅、紫外線的輻射。由于展品均為雕塑,多數采用的是立體照明方式,完美展現雕塑形體的細節。建筑本身是一件不能破
壞的文物,安裝條件受限,采用架空方式解決照明。為不阻擋觀賞天花和大型雕塑的視線,燈具本身體積不能
過大,大角度光束角去均勻鋪照建筑。且燈具的外形消隱在建筑中,不破壞建筑空間的整體美感。另外采用
DALI 系統控制照度及光照時間。
3.實測數據分析
本次測量為慈寧宮雕塑館,館內全部采用LED 燈具。館方對古建筑窗戶采用了新的材料控制室外光的進入。慈寧宮坐北朝南,內部挑高約12 米,建筑為古建,內部展示空間約400 平方米。
(1)展廳實測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