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近萬平方米的產業園,運營方對入駐企業不收租金,甚至減免水電費,它靠什麼生存?近日,在南昌中航長江設計師產業園,面對疑惑,董事長李濤笑答:“我們靠的是生態圈。”有了它,園區21個設計師團隊,一年就帶來了2億元建筑訂單,而園區年運營費用約300萬元,其利潤足夠園區運轉很多年,這就是生態圈的魅力。在南昌,這樣的生態圈正不斷涌現,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產業生態圈源自互聯網領域,它通過共生共贏,變簡單產業鏈為復雜生態鏈,把眾多的企業、人才、創業者、資本鏈接在一起,以生產要素高端化、社會生產智能化、創新創業大眾化、企業組織平臺化和產業鏈接網絡化,實現了產業裂變式擴張。隨著互聯網思維擴散到各行業,生態圈也走進南昌的產業領域,展現出勃勃生機。特別是在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圈給產業集群帶來的擴張效應更為明顯。
去年底,圍繞硅襯底LED這一“中國芯”,南昌光谷發布全球LED事業合伙人計劃,采取以技術合作換產業發展的模式,通過建設技術、資本、產業園、柔性制造線等四大平臺,打造了一個硅襯底LED生態圈,吸引了一批全球一流企業和團隊參與硅襯底LED產業建設,使硅襯底從技術領先不斷邁向市場領先。
南昌的生物醫藥產業,因為國內生物醫藥研發龍頭——尚華醫藥的進入,也正圍繞協同創新,形成一個孵化帶動規模達20億元的生態圈。目前,總投資5.4億元的尚華南昌科創中心暨生物醫藥公共實驗室項目,已完成一期建設。5年內,將吸引2000名研發人員聚集於此,開展各方面的分工、合作。
此外,在紅谷灘新區的虛擬現實產業基地,圍繞天使創投基金、主題公園、國際博覽會、重點實驗室,一個千億級的虛擬現實生態圈雛形已現﹔在東湖區的阿里巴巴南昌產業帶、青山湖區的好?好電商產業園,全方位的供應鏈模式及完整的信息系統紐帶,正將生產企業、品牌供貨商、網絡商戶整合成一個初步的生態圈。
對資本的聚集力更大,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強,對產業的推動力更猛……產業生態圈,這個超越傳統產業鏈意義的新事物,正成為南昌越來越多產業決策者眼中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