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LED產業格局變動最為劇烈的一年,面對大陸市場的低價競爭,飛利浦、歐司朗等國際巨頭陸續“斷臂”減負,GE突然退出亞洲及拉美照明市場,臺企縮減藍光LED產量轉戰四元LED市場;而國內市場亦不太平,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倒閉引發資金鏈恐慌潮、人民幣斷崖式貶值、環保風暴席卷中小企業,大洗牌仍在持續。
LED部分價格上調,熒光粉仍大幅下跌
其中逐輪的漲價潮是2016年的重要關鍵詞,在歷年價格下跌的情形下,行業整體虧損不斷,價格觸底反彈,回歸合理利潤空間,從最初的芯片漲價蔓延至燈珠,并進一步蔓延到下游應用端,幾乎覆蓋產業鏈各端。
但熒光粉價格卻反其道而行之,價格仍然呈大幅下降態勢。據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江蘇常熟地區出口LED熒光粉價格大幅下跌,平均單價由去年的551.5美元/公斤降為今年的252.7美元/公斤,同比大跌了45.8%。
就此,江門市科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LED事業部技術總監馮榮標分析,去年一些熒光粉廠商因缺乏持續研發的批量化生產能力,難以跟上行業產品質量提升和成本下降的腳步,提供具備競爭力的切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這最終導致企業面臨倒閉風險,甚至有些小廠為了盡快清庫存,出現虧本銷售的情況,嚴重擾亂了市場。
雖然去年LED熒光粉的價格大幅下降,但LED熒光粉總銷售量還是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整個LED熒光粉行業的發展仍然保持樂觀。
但一些LED熒光粉企業綜合競爭力低下,無法在大浪淘沙中站穩腳步,已逐漸被淘汰或被并購整合。“在2016年底,還在規模化生產的LED熒光粉廠家只剩下5、6家。”馮榮標坦言。
聯合優勢實現2016年產量翻一番
任由市場競爭再波譎云詭,國內領先熒光粉品牌企業科恒實業依然堅挺不拔,2016年其在LED業務方面的產值達到三千多萬,銷售量高達三十多噸。
科恒能一直維持在行業前列,這與企業自身的策略布局密切相關。馮榮標表示,科恒始終堅持董事長萬國江先生“質量第一,客戶至上”的公司宗旨,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與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機構進行產學研合作,聯合研發以提升產品質量。這促使科恒LED熒光粉產品保持質量領先優勢,同時結合科恒三基色熒光粉的規模化優勢降低成本,在質量的基礎上保持價格優勢,實現真正的性價比。
此外,2016年4月科恒與杭州螢鶴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進行資源整合,共同成立了科恒控股子公司杭州螢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使得科恒的LED熒光粉產品在華東的市占率達到50%以上。
綜合以上,在質量、成本和資本運作多方面優勢的聯合效應下,科恒2016年在產值上實現了60%左右的增長,在產量上翻了一番。
四大方向展開2017年全面部署
展望2017年,LED行業逐步回歸理性發展,作為上游熒光粉行業的發展值得期待。目前LED熒光粉產品的平均價格已經接近成本線,受產品研發投入和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預估2017年LED熒光粉價格將趨于平穩。
馮榮標表示,科恒2017年在LED業務方面的目標是實現產值翻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恒已經制定了具體的戰略方針:
1.在產品方面,科恒將繼續加大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保持與國內知名高校機構的合作,務求在產品質量上保持領先優勢,同時加大在背光產品的研發力度,搶食背光領域的大蛋糕。
2.在技術方面,科恒依據自主研發的LED全光譜應用技術,在2017年將繼續發揮在應用設計搭配上的優勢,匹配市場應用需求,務求在超高顯指、超高亮度等方面實現應用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優的方案與產品。
3.在市場方面,繼續保持與客戶的交流互動,積極維護大客戶關系,聯合客戶進行產品聯合開發,提升客戶占比和市場占有率。
4.在資本與合作方面,科恒目前已經參股了深圳聯騰和深圳華夏光彩兩家下游應用公司,同時同時整合了材料企業杭州螢鶴光電的資源并共同成立了科恒控股子公司杭州螢科,通過聯合橫向和縱向廠家,為封裝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從而提升科恒的競爭力。
2017年,科恒將會繼續發揮上市公司資本優勢,繼續在橫向上與芯片、封裝膠水、支架等大廠聯合,縱向上與下游應用廠家策略合作,形成全面的科恒生態圈,同時實現LED產業聯合發展,實現多方共羸。
大展宏圖,科恒或將成為LED產業的下一個重量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