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絕大多數LED上市公司已經披露2016年業績快報。本想等到所有LED企業都披露財報后再做一次匯總,可是筆者在統計數據時,看到LED行業業績一片飄紅,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欣喜。作為一個照明人,每每到此時內心波動都是比較大。為此,筆者統計了32家上市企業財報,與大家分享。
2015年底之時,LED行業還是比較陰沉。業內人士不確定2016能否走出“寒冬”!帶著種種疑問和擔憂,LED人士總算“步履蹣跚”地跨進了2016。在這一年里,我們一起經歷了太多驚心動魄的故事。
從年頭到年尾,持續不斷的“漲價”事件一次又一次牽動業者神經;電商“黑馬”品一照明倒閉,瑞谷電源倒閉等,一個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沖刷著行業“僅存”的朝氣;最后,連國際巨頭歐司朗也賣了朗德萬斯,GE照明退出了中國市場等,這不禁讓業者感嘆行業真的不行了!
可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2016年,我們卻也聽到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木林森收購朗德萬斯,中資欲購歐司朗,歐普照明、英飛特“光榮”上市,這些“劇本”釋放了怎樣的消息?是的,不是LED行業不行了,只是產業格局變了!變得中國化了,變得集中化了!
轉眼間,2016年如同“過山車”般過去了。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檢驗成果的季節!在一個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LED上市公司財報也一個接一個涌來。今日,筆者帶你走進這一個又一個的財報世界里,一起去窺探行業的未來和希望。
LED芯片篇:
在LED芯片領域,三安光電、德豪潤達、華燦光電、澳洋順昌、同方股份以及乾照光電是我們無法繞過的坎。截止今日,除開三安光電和同方股份外,其余四個“大佬”都已披露業績快報。
但從營收角度來看,德豪潤達以40.53億暫列頭名,澳洋順昌次之,華燦和乾照光電分居三、四位;然而德豪潤達的盈利能力卻是最弱,以凈利0.3億元墊底,而華燦光電以2.67億元成為“獲利王”,澳洋順昌和乾照光電占據二、三位。

目前,三安和同方股份還未披露財報,相信屆時LED芯片營收格局將會發生較大改變。三安光電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2016年1-9月三安已實現營業收入44.8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4.96億元。毋庸置疑的是,三安光電的龍頭地位仍舊穩固。
小編的話:對于芯片領域,從國內外以及臺灣地區的供給角度來看,這個行業收縮比較明顯。以臺灣晶電為例,2015年至2016年累計減產25%。旗下MOCVD已經從500臺降至不到400臺,下降幅度比較明顯。從工廠來看,公司宣布關閉臺灣和大陸各一處廠房,產能收縮比較明顯。另外,CREE的公告顯示,該公司高功率晶片減產25%。
國內方面,企業的退出也比較明顯。一方面,由于降價以及環保風暴,大批中小企業退出。根據統計數據,2016年年底,廣東一大批LED企業被關停和整改。另一方面,國內的龍頭企業加大了并購的能力。不管是產業鏈內部還是外部,整個的并購在不斷加速。
從需求角度來看,預計2017 年LED 芯片有效產能不足8500 萬片,而需求超過9300 萬片,有800萬片左右的供給缺口,整體芯片供不應求。
LED封裝篇:
LED封裝領域則是群雄割據的局面。從統計的十家企業數據來看,其中九家企業具有不同程度的盈利,唯獨長方集團出現了虧損。數據顯示,封裝企業大多數企業盈利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今年剛剛成功轉板的光莆電子在“老大哥”面前也毫不示弱。單就LED業務來看,木林森毫無疑問是封裝界“大哥”,其以55.20億元的營收壓倒歐普照明,成為目前的“營收王”。

小編的話:封裝領域,企業數量上的收縮比較明顯。數據顯示,到2020年,封裝企業將僅剩下500家左右。封裝的企業收縮會比芯片企業更加明顯,在這兩個領域企業數量收縮的過程中,行業集中度在提升。
今年開年,木林森發起了新年首輪漲價潮,業內人士預測,LED行業此番漲價仍將持續。隨著LED下游應用不斷拓展以及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具有高附加值的照明、小間距顯示、車用LED等新興市場將給行業帶來增量空間。機構預計,由于受中游封裝廠擴產減緩以及下游應用需求擴大等因素推動,未來LED漲價預期或將升溫。
LED照明篇:
近幾年白熾燈被快速淘汰,LED已成為照明的主流光源。數據顯示,去年我國LED照明產品國內市場滲透率達到42%,同比增長10%,其中國內LED照明產品產量約80億只,同比增長33%;內銷產品約38億只,同比增長35%。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下,各大下游LED照明應用企業均處于盈利狀態。從統計數據上看,僅雪萊特及金萊特在過去一年出現盈利能力下滑;而去年剛上市的歐普照明更是以54.77億的成績單高居營收榜榜首。
至于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雪萊特表示由于公司的研發投入增加、銀行貸款增加而產生的貸款利息增加及資產形成壞賬增加所致。而金萊特利潤出現斷崖式下滑,對此金萊特解釋,公司通過調整產品單價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產品銷售毛利下降;為開拓國內市場,銷售人員增加,推廣費用及運雜費增加等導致銷售費用增加以及浙江安備子公司剝離前產生虧損并入本期報表,這三大原因所致。

小編的話:近年來,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總體呈現持續上升態勢。2016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到5 216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22.8%,雖然與“十二五”期間30%的年均增長率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長率較2015年的21%有小幅提升。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禁白令”的嚴格實施,LED照明的市場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同時,由于LED燈具有著節能燈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LED照明的市場份額將會得到較大的提高。企業若能順勢而上,業績也將能得到較大增長。
LED顯示屏篇:
目前LED下游應用中市場規模最大的為照明領域,其次是背光應用和顯示屏。其中顯示屏應用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尤其是隨著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的不斷成熟,LED顯示屏應用將逐漸從室外超大尺寸顯示逐步走向室內應用。應用領域的快速拓展使LED顯示屏在整個下游應用產業鏈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一線品牌企業過去雖然在產線、渠道以及品牌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但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格局依然明顯,全年LED顯示屏主業營收過10億元的企業不超過5家,大部分企業的營收在億元以下。利亞德、聯建光電、洲明科技、艾比森、雷曼股份以及奧拓電子是LED顯示屏應用領域的實力最強的六家公司。從六家企業的業績快報中來看,利亞德仍一枝獨秀,營收達到43.76億;聯建光電、洲明科技以及艾比森緊隨其后,營收均超過10億,成為利亞德最有有力的競爭對手;而雷曼股份和奧拓電子營收相對較弱。

小編的話:從去年到今年,在持續的宏觀經濟下行趨勢下,整個中國制造業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特別是以上游龍頭企業為導向的漲價趨勢明顯,下游中小企業LED顯示屏產品價格逐漸升溫,然而下游龍頭企業再次發出降價消息,這時以價格優勢搶占市場的中小企業則被動的在漲價與降價間煎熬,行業發展逐漸回歸理性,洗牌節奏加快再次籠罩LED顯示屏行業。
LED驅動篇:
素有LED照明燈具心臟之稱的驅動電源,在LED推廣及快速普及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發展也隨著照明產品需求不斷改變。
然而,成功IPO的LED驅動企業數量并不多,目前大陸僅茂碩電源和英飛特成功在創業板登陸資本市場,伊戈爾電氣仍在中小板排隊。截止今日,茂碩電源和英飛特均已披露2016年業績快報。

小編的話:從統計數據上看,兩家LED驅動企業雖然有盈利,但盈利能力急劇下滑,在此背景下,驅動企業急需尋找新的盈利點。
目前,光引擎和智能化已經成為驅動電源的兩大主流趨勢。特別是智能照明,被譽為LED照明下一個“風口”,將為出現更人性化、更高能效的照明形式,營造出一種嶄新的光環境。因此,LED電源技術也必須順應此發展趨勢,朝著更高能效、更輕薄,以及智能控制的方向發展。
不僅如此,智能照明龐大的市場空間也將推動智能化驅動電源的快速發展。據調查研究指出,2013-2020年,智能照明市場每年以17%的復合年增長率在加速擴張。到2020年,智能照明市場預計將超過80億美元,將為智能化電源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其他:
除開上述幾大LED常規版塊外,筆者還統計了LED照明工程企業名家匯以及檢驗儀器、設備廠商遠方光電的業績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名家匯是一家集城市整體照明工程規劃設計、安裝與施工.LED照明產品研發生產于一體的專業化公司,是城市照明領域的系統方案解決專家。近年來,公司先后為廈門、海口、哈爾濱等多個大中城市完成了城市照明整體規劃。
而我國照明工程市場每年將以25%的速度遞增,在2016年將會達到3400億市場規模。LED景觀美化以及公共照明相比傳統光源具有能效高、亮度好、可塑性強等特點。在城市的景觀照明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隨著城市亮化工程需求的增加,預計未來行業增速會繼續維持高增速。
從去年業績上看,名家匯在營收和利潤上都有較大幅度提升。作為IPO新貴,名家匯成功IPO能有效破除資金瓶頸,營收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總結:從32家企業業績數據來看,九成以上LED企業都在盈利,且超八成企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LED行業回暖的信號越來越強烈。同時,行業“寡頭”模式更加明顯,在各個領域,均出現“超級企業”。上游的三安光電、中游木林森以及下游應用的歐普照明和利亞德,無一不是在各自的領域各展所強。從數據上來看,LED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因此中小企業需結合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做到專注、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