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根燈桿內安裝單燈監控終端,實時監測每盞路燈的運行狀況,出現故障精準報警,提高維修效率;照明達標前提下,可適時調節每盞路燈的不同亮度,達到節能目的。昨天(4月13日),南京市城管局發布消息稱,首批近7000盞路燈已實現單燈遠程實時控制,這標志著南京城市照明光環境智能化進入了新階段。
傳統的路燈監控系統往往是一根電纜帶動30—50盞燈,一旦發生故障報警先要逐一排查,確定故障燈后再進行維修,而且在開關燈或亮度調節時,也只能是30—50盞燈一齊調節。單燈控制是對傳統路燈監控技術的革新與升級,通過安裝單燈控制終端設備、建立無線網絡傳輸通道,實現對每一盞路燈的精確監控。去年起,河西奧南、麒麟新城、主城部分街巷共有近7000盞路燈試點單燈控制,經過近一年監測,目前運行穩定。
“單燈控制就是每一盞路燈都能實現人機對話、主動報警、開關可控、功率可調這四項功能。”市城管局路燈管理處信息中心主任范亮介紹,通過單燈遠程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每盞燈具的電流、電壓等參數,維護人員通過手機終端第一時間了解路燈設施的運行狀態。每盞燈具出現故障主動報警,維護人員從傳統“巡查維修修”轉變為“定點維修”,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每盞燈具可以隨時隨地任意開關、靈活組合,并根據車流量、人流量、時間點對同一路段不同路燈的光照度強弱進行調節。“比如在街巷,路口的路燈可以調亮一些,中間的路燈可以調暗一些,達到節能的目的。”市城管路燈管理處顧磊明說。
目前,單燈控制是城市照明行業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上海、杭州等城市都已建設了部分單燈設施。相比較而言,我市自主研發建設的單燈監控系統技術更先進、運行更穩定。“其他城市采用傳統的電力載波通訊方式,信號傳輸速率較慢。”范亮說,我市則采用GPRS公網通訊方式,信號更穩定且可隨著帶寬提升而提速。同時,單燈控制終端還應用了兩項自主研發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帶手動插拔切換開關的路燈單燈模塊接線盒”和“帶轉換開關的路燈單燈模塊接線盒”,當發生故障報警時,可以實時甄別是單燈控制終端故障還是燈具故障,有助于提高維修效率,保障照明系統更加穩定運行。
按照我市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要求,市城管局路燈管理處將以城市照明保障要求更高的核心區域、新技術廣為應用的新城、巡查成本較高的城郊、巡修不便的老舊小區及背街小巷等為重點,逐步、有序地推進單燈改造和城市照明智慧化進程,最終實現城市照明精細管理常態化目標。今年,重點結合我市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整治實施路燈單燈控制改造,并對河西地區路燈通過更換控制芯片的方式進行單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