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縣在精準扶貧中引入科技含量高的物理農業,在國內首推“LED光能整體技術”與“風肥調溫技術”,開創了物理農業應用于食用菌產業的先河。當地時間9月16日,記者在阜平縣色嶺口食用菌產業園區的大棚里看到,菇農齊龍正帶著人采香菇。與普通香菇大棚不同的是,齊龍的大棚中,安放菌棒的架子上有一排排的燈管,燈管散發出淡紫色的光。據齊龍介紹,使用“LED光能整體技術”后,他的種植收益有了明顯提高。
阜平縣色嶺口村菇農 齊龍蘑菇品質提高了,白光面(香菇)也多了,一級菇也多了,一級菇和二級菇一斤差兩塊多錢,這一棚平均收入多一萬多塊錢吧。
阜平縣下白岔村菇農 宋國軍 上了這個燈,白光面(香菇)多,提高產量20%以上。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研究員李術臣 我認為冷光源技術在香菇栽培上,還是很有前途的,尤其在夏季高溫季節,出菇階段需要散射光,如果把遮陽網去掉以后,光進來了熱量也就進來了,如果我們采用冷光源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據該技術負責人馬冠軍介紹,物理農業是物理技術和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應的電、磁、聲、光、熱、核等物理因子操控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獲取高產、優質的農產品。色嶺口園區使用的“LED光能整體技術”,是在科技部LED產業聯盟、農業部設施研究所有關專家的協助下,由邯鄲物理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地處太行山區的阜平縣是革命老區,近年來,阜平縣將發展食用菌作為推動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阜平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楊志國色嶺口園區現在大概有26戶農戶,使用LED植物生長燈,到目前為止,菇農香菇的品質得到了提升,產量也得到了提高。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我們會)進一步對這個項目推廣,使更多的菇農種植戶有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