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家大力整頓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導致銅鋁、紙箱等包裝材料大面積漲價,上游LED芯片封裝企業亦隨之上調部分產品價格,但面向終端消費者的下游照明應用廠商難以提價,利潤空間被壓縮,而占據燈具成本35%以上的電源成為企業降低成本的重點。作為集成商的電源企業,則陷入上下受壓的苦境。
并購整合形成規模化生產效益?品牌企業積極運用資本力量擴大體量,大功率電源領域競爭不斷加劇,英飛特、茂碩電源今年上半年利潤下滑不少。
創新技術制造成本優勢?但目前LED電源技術已經成熟,難有重大突破,更多是拼產品品質、銷售渠道、客戶服務、品牌影響力等。
在新聞中心的一項大功率LED電源的調查中可見,接近6成受訪企業將品牌知名度作為首要選擇原因,而市場“三大”品牌明緯、飛利浦、英飛特被相當部分認同為穩定可靠性的代名詞。
但大品牌,價格高昂;小品牌,質量令人憂心。如何選擇?位于東莞的盛恒達電子以品質為基礎,尋找價格和性能的最佳平衡點,達到最優性價比。“這也是盛恒達最為核心的部分。”盛恒達電子業務總監蔡欣宇表示。
盛恒達?“沒聽過這個品牌”
即使在照明業界,盛恒達的知名度亦頗低,但殊不知其實“家世顯赫”,是名副其實的電源老品牌。盛恒達成立至今已24年,而其臺灣總公司盛達電業在電源行業馳騁44年之久,見證了LED電源行業發展的各階段。
盛達電業是亞洲環太平洋地區網絡設備和電源產品的主要供應者之一,在臺灣、馬來西亞、及中國的生產基地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客戶遍及歐洲、美洲、中東、非洲、以及環太平洋地區;盛恒達則是國內最具規模的的電源生產制造企業之一,公司更致力于智能電源、物聯網等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
業績平平,沒有亮點?
盛恒達一直堅持在穩健中求成長。在行業景氣度一般的當下,作為億元規模的盛恒達今年業績增長平穩,利潤與去年持平。電源行業雖然利潤空間小,但由于LED照明類產品具多樣性的特點,無法進行集中生產,毛利率并沒有壓到最低。盛恒達通過適當合理的控制,將利潤維持在一定范圍內,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
盛恒達的客戶群體主要是海外客戶,海外市場占比達到90%,相對來說,國內市場是其中短板。
產品類型少,應用范圍窄?
盛恒達的LED電源業務發展時間雖不長,但已覆蓋中功率到高功率電源,從20W到250W,適用于室內外各照明場所。除了定電流產品外,標準品系列亦齊全,且價格具有彈性。今年將導入可編程式電源新品。
在室內應用方面,盛恒達正在研發光引擎產品。經過多年的爭議性發展,光引擎產品已經被市場所接受并逐步滲透室內外照明領域,盛恒達并沒有缺席這一競爭市場,并將此定位成客制化產品,與重要照明廠家緊密合作,切合實際需求設計光引擎板。
另外,憑借自身通訊技術的支持及20年的經驗積累,盛恒達早期已在智能照明領域進行開拓,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直供用戶使用,包括單燈控制器、智能網關、云端平臺、app等,并且在全球已有多個試點項目。
品質不過關導致知名度低?
作為燈具壽命的關鍵零部件,電源品質是客戶考慮的首要因素。行業將電源失效歸咎于電解電容器,但通過盛恒達四十年的驗證,某些因素對于電源壽命同樣起關鍵作用。“如何在溫度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應用時間比別人久,這是產品優勢所在。盛恒達具備強大的品質優化能力,超過99%的電源廠,產品承諾五年保質期。”蔡欣宇表示。
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另一方面是盛恒達通過ISO認證,具有完善的生產體系,產品能被追蹤及優化,可根據客戶反饋改進,有效管控產品品質,同時保證電源的穩定性。
區別于一般電源廠商,盛恒達以客戶為導向,與客戶一起探索新產品的開發,確保開發出的產品恰是客戶所需。正如盛恒達的品牌BILLION——與客戶實現雙贏的品牌理念: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可靠性的產品,功能切合客戶需求,借由快速、專業的服務,有效助力客戶拓展市場,得到更高的價值。
雖是一家臺資的老品牌企業,但盛恒達始終堅持為自身灌輸新鮮血液,打造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團隊,以緊跟行業步伐,在發展的洪流中站穩腳跟。期待志同道合的你加入。
相關閱讀鏈接:錢多事少離家近?點這!這家電源企業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