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12)日,臺系LED廠商12月份“成績單”幾乎悉數亮相。其中,晶電12月營收因照明客戶回補帶動藍光LED出貨也回升。隆達、光鋐、億光、東貝去年12月營收則分別年減17.89%、27.8%、15.72%、26.1%,主因是公司營運都處于產品業務調整期。光磊、鼎元表現相對穩健,主要系感測元件支撐。另外,戶外景觀照明廠商大峽谷-KY受惠大陸城市亮化工程與代工訂單,12月營收年增145.9%。
晶電去年12月營收20.52億元(新臺幣,下同)、雖年減0.68%、但月增13%,主要是照明客戶回補庫存帶動藍光LED出貨,四元LED因植物照明支撐也穩定。但第四季營收季減13.24%、仍反映出淡季效應。全年營收253.7億元、年減0.66%。今年主打新品是Mini LED及VCSEL,預計高階智慧手機、電視、顯示屏等應用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就會量產出貨,電競與商用NB/Monitor也會導入Mini LED。
另外,晶電的VCSEL已量產供應給資料中心使用(資料傳輸),預計2020年會有較大幅度成長,因為5G傳輸速度規格加快、會帶動需求。感測應用VCSEL現在還在建置產能,同時與客戶接洽,有可能從今年第三季展開合作。
億光去年營收273.38億元、年減6.61%,則是近4年新低。受到大陸競爭者崛起影響,公司近兩年策略著重在穩定市場地位及優化產品組合,但車用、情境/利基照明短期內無爆發性成長,預期今年營收動能可能仍受限。
隆達12月營收創下近58個月新低,第四季營收26.98億元為近5年單季新低,光鋐12月營收為近22個月新低,第四季營收更是近6年新低。主因是兩家公司都在調整產品組合、集中資源擴展高階與利基應用產品。若就獲利能力來看,隆達去年前三季毛利率已回升到15%水平,光鋐去年前三季毛利率更站上27%,本業及稅后表現都較前年度改善。
東貝去年第四季營收雖略優于上季,但全年營收約57.13億元、年減29.27%,創8年新低。主要是公司最近兩年進行轉型,降低原有燈泡產品比重,轉向燈具、利基/特殊照明,并嘗試發展工業感測模塊等新產品,轉型效益能否在今年顯現、尚待觀察。
光磊去年12月營收約4.03億元、年增18.43%。主要系感測元件出貨持續成長,但發光元件產品組合仍在調整。第四季整體表現較淡,全年營收55.9億元、年增1.85%。預期今年主要動能仍在感測元件,公司新產能將于上半年完工投產。發光元件LED及顯示屏短期內動能較平淡。另外,VCSEL已完成小功率產品開發并送樣認證。
戶外景觀照明廠商大峽谷-KY去年受惠于大陸城市亮化工程標案,以及代工訂單放量,雖然12月營收月減16.8%、但年增145.9%,全年營收達14.22億元、年增65.17%。其中第四季營收達4.66億元、年增141.5%、創下新高。推估全年獲利有機會挑戰6年新高。公司仍看好2018年大陸十三五計劃在城市亮化工程戶外景觀照明需求,以及代工業務拓展。
鼎元去年12月營收約2.74億元、年增14.56%,第四季營收約8.06億元較上季及前年同期均小增。主要系火災后產線已完全復工,部分遞延訂單陸續出貨。全年營收約31.25億元、年增0.05%、同比恢復正成長。預期2018年主要營運動能在于感測元件,新產能將在第三季開出,去年感測元件營收比重約4成,今年估再提升。轉投資太陽能模塊廠頂晶科在引進新團隊后、轉攻太陽能系統/電廠,預期今年損益也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