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京東植物工廠落成儀式在北京通州舉行。它由京東集團聯合日本三菱化學共同建設,植物工廠總覆蓋面積達11040平方米,預計蔬菜年產量達300噸,是國內最大的日本技術太陽光和人工光結合型植物工廠,可實現量產和商業用途。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大快消事業群總裁王笑松與三菱化學常務執行役員佐佐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早在2017年6月,京東集團就與日本三菱化學控股集團簽約,雙方將在水培蔬菜領域展開業務合作。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打磨,滿載著技術基因的京東植物工廠終于問世,開創了國內電商自建植物工廠的先河。
目前,京東植物工廠從材料到設備、從種子到營養液均來自日本三菱,同時,三菱化學還提供了相應的栽培技術并派有日本專家常年駐場指導。
技術傍身 揭秘京東植物工廠
根據京東生鮮的介紹,京東植物工廠采用了日本三菱化學的技術標準,蔬菜采用NFT(營養液膜技術)和毛管水培混合栽培。
通過人工干預技術,植物工廠內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可以常年保持在最適宜蔬菜生長的狀態;進口自日本的凈水設備可以徹底杜絕水體污染,再配合上“因菜制宜”的營養液,生產出的蔬菜無農藥、非轉基因、無激素、無重金屬,且亞硝酸鹽含量遠遠低于國家強制性標準。
同時,植物工廠還兼具節能環保屬性。植物工廠培育蔬菜的耗水量極低,每顆蔬菜從種子到成菜僅需要500ml水,比一瓶礦泉水的水量還要少,比常規種植節水90%以上;同時蔬菜所需的營養液也是循環使用,整個植物工廠接近零排放,對環境造成的負荷極低。
進入植物工廠前需更換工作服并全身消毒
而在節能環保的同時,高產量、高效能也是植物工廠的另一大特色。以菠菜為例,植物工廠中培育的菠菜平均生產周期約為每年19茬,而普通田地種植的菠菜一年不會超過4茬,普通溫室一年也不超過6茬,效率高出3-4倍。
就自建植物工廠,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大快消事業群總裁王笑松解釋稱,目前國內農產品生產存在標準化、規模化不足,產品魚龍混雜、高端蔬菜價格過高等情況,而環境、土壤及供應鏈誠信問題也困擾著消費者。京東生鮮希望通過自建植物工廠,從農產品源頭開始為消費者提供高標準、高品質蔬菜。
定位“京覓” 上架京東生鮮線上平臺及7FRESH線下超市
京東植物工廠生產的蔬菜將成為京東生鮮自有品牌“京覓”的一員,獨家專供京覓,于近期上架京東生鮮線上平臺及7FRESH線下超市。
初期,消費者通過上述渠道購可以購買到菠菜、青梗菜、色拉菜5號、紅葉生菜、香菜和芝麻菜6類常見蔬菜且價格要低于市面上的有機蔬菜。
小編今日登錄“京覓生鮮京東自營旗艦店”,暫未看到蔬菜上線。京東生鮮稱,雙12前夕消費者就可品嘗到這些蔬菜。
據悉,“京覓”品牌創立之初就瞄準了一、二線城市的家庭用戶以及對健康、營養、健身、保健等方面有著更高需求的用戶。
京東稱,“京覓”的產品不只來源于京東生鮮龐大的商品池,像京東植物工廠蔬菜這樣自產自銷的高品質生鮮也是“京覓”家族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目前,自有品牌“京覓”已經囊括了30余款產品,覆蓋果蔬、海鮮水產、肉禽等多個品類,成為了國內高標準生鮮的一面旗幟。
無界零售的崛起,能成為植物工廠發展的新機會嗎?
無界零售的崛起也為植物工廠的產出建立了銷售鏈條,7FRESH線下超市是京東推出的“無界零售”新樣本,打通了線上與線下。
實際上,在自建植物工廠以及打造“京覓”自有品牌之外,為了推動生鮮行業進步,讓消費者“吃好一點”,京東生鮮還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做了大量努力和嘗試。
如在自建項目方面,京東生鮮已經摸索出了一條成熟的路徑,打造了包括“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等在內的一系列精準扶貧項目。這些原生態的生鮮項目帶來的則是更優質、更安全的生鮮食材。
而在食品安全方面,京東生鮮更是聯合京東Y事業部以及眾多品牌商打造了生鮮產品的區塊鏈溯源。在京東生鮮線上平臺及7FRESH線下超市中,均有大量可溯源的生鮮產品在售,消費者只需掃一掃包裝上的溯源碼,即可了解到該產品“從無到有”的全部信息。
隨著京東植物工廠的落成,京東生鮮手中又多出了一張食品安全的“王牌”,京東生鮮也完成了從銷售平臺到生鮮供應方的身份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