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LED封裝廠佰鴻2018年受到路燈標案減少、LED跌價及市場競爭影響,營收及獲利下滑。展望2019年,公司將持續聚焦在利基應用市場,并擴大布局在車用、航空、安控、物聯網、電競等高端產品業務,同時爭取東南亞等海外路燈標案。短期內仍將以維持穩定獲利為首要目標。
至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目前佰鴻主要生產基地位于大陸東莞及河南,但產品銷售區域也以大陸市場比重超過5成最高,其次為臺灣地區市場20%,美國及東北亞僅各占約1成左右。近來公司則是積極朝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拓展。短期看來美國關稅調高對于佰鴻業務暫無直接影響。
目前可見光LED元件占營收比重約45%,不可見光產品營收比重也約近45%,路燈等項目工程比重降到1成以內。其中,路燈項目工程在2016年比重曾達15%以上,但2017年因違反政府采購法而遭停權三年,使得近年路燈工程比重一路下滑。由于海外路燈標案尚需認證時間,預估2019年路燈工程比重還會續降。
可見光LED及不可見光LED產品近年聚焦在利基應用市場,包括美系機艙照明、汽車電子、電競產品、商用照明、掃地機器人、智慧家庭/智慧工廠傳感器相關產品、安全監控產品等等。不過,隨著多家LED廠商擴大切入不可見光/感測市場,價格壓力也開始增強。公司將持續提高客制化程度及產品差異化來調整產品組合,以維持穩定獲利為首要目標。
佰鴻2018年累計前11個月營收14.9億元(新臺幣,下同)、年減17%,其中前三季營收約12.57億元、年減16.23%,營業損失1900萬元,但業外有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挹注,前三季稅后凈利仍有7500萬元,每股盈余約0.4元、年減48%。由于第四季照明訂單需求回升,推估應可獲利。但全年獲利可能仍是近3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