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安光電而言,近一個月似乎不太平靜。12月17日的《隱秘大客戶逾31億采購差額 三安光電凈利潤為何如此之高》、1月16日的《三安光電再現危機信號 控股股東86億預付款去向成謎》兩篇文章發布當天,三安光電直接跌停板并在第二天附加了一個暴跌,僅這兩篇文章直接導致三安光電市值蒸發了100多億,更有照明行業人士戲稱三安光電一天蒸發一個某達。
俗話說否極泰來,經歷兩次重挫的三安光電,今天終于迎來了喜訊。因上述兩篇評論而發布的澄清公告中反復提及的戰略投資今天終于浮出水面,攜巨資幫助三安光電托底“渡劫”。今日(22日)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1日收到控股股東三安集團與興業信托、泉州金控、安芯基金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通知。協議約定興業信托、泉州金控、安芯基金計劃向三安集團增資不低于 54 億元,泉州金控向三安集團提供 6 億元流動性支持。受此影響,今日三安光電股價逆勢大漲,收報10.44元,漲幅3.47%。
看來還是“三”這個數字比較旺三安呀。
為何兩篇文章便能讓三安光電傷筋動骨
根據2018年三安光電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營收63.93億元,同比增長1.76%,凈利潤25.94億元,同比增長9.09%。歐美日韓為代表的第一梯隊,歐司朗專注于高利潤的汽車照明光源業務,飛利浦將Lumileds打包出售,CREE表現則并不搶眼;以臺灣為代表的第二梯隊芯片企業則陷入因降價導致營收凈利雙下滑的尷尬境地,晶電更表示欲一分為三進行轉型升級。再加上2018年國內經濟環境整體處于下行,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此大背景下,作為第三梯隊的龍頭三安光電,其利潤占比之高就就難免會引人猜想了。
圖片來源:財富動力網
媒體統計了三安光電近十年的存貨數據統,此前幾年都穩定再10億-11億元附近,2017年存貨就有明顯的上升,將近18億元,但2018年三季報時,存貨已經上升到25.78億元。
圖片來源:財富動力網
從存貨周轉率也能看到公司存貨積壓的問題。2017年的時候雖然存貨水平也升高了,但是周轉率只是略微下降,而今年三季報時惡化得就十分明顯了,存貨水平處于歷史高位的同時,周轉率卻只有原來的一半。
受前兩年市場需求回暖的影響,芯片封裝領域還一度出現集體漲價的現象,各企業也都紛紛進行擴產,而大陸芯片封裝廠商在政策補貼以及后起追趕雙重因素驅動下,擴張尤為堅決,擴張步伐到現在還在繼續,僅1月份鴻利智匯與國星光電就分別進行了20億和10億的擴產投資,華燦光電也對子公司進行4億元的增資。隨著擴產的產能逐步釋放,芯片封裝企業呈現供應過剩、產能出清的態勢,正承受著巨大的降價壓力。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LED芯片價格將繼續維持逐季緩降的步伐。
三安光電副總經理張家宏曾對媒體表示,越是這個時候,機會會越來越多。對于這種具有大市場空間的產品,如果不降價,LED可能沒有發展的希望;一旦降價,就會帶動行業快速發展。
這樣的觀點顯然帶有詭辯色彩,基于技術進步基礎上的降價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一方面已經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又繼續擴張,這種缺乏技術突破的降價,只會推動企業以價格戰進行清洗,淘汰掉資金規模不夠大的企業。
另外,三安光電股權質押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受上述兩篇評論導致的跌停影響,三安光電控股股東三安集團都在隨后進行了補充質押,中間還夾雜了多次的質押。截止1月22日,三安集團和三安電子(前者全資子公司)合計持有三安光電1,565,124,433股(約占總股本的38.38%),累計質押1,201,230,000股,質押比例已上升至76.75%,離80%的質押高風險線僅一步之遙。
總結
正是這些具有實錘性質的信息被披露出來,直接導致三安光電股價暴跌。但其實三安光電的凈利潤比例一直都相對較高,這兩次股價重挫更多是經濟大環境下行、行業產能過剩以及企業融資環境惡化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投資者悲觀情緒的過度釋放,可以說非戰之罪。這也是國資和機構愿意擲巨資并提供短期流動性托底,助其渡過難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