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間,銀禧科技(300221)(300221,SZ)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石河子市瑞晨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瑞晨投資)因質押給中原證券(601375)的股份到期未回購,構成違約,被中原證券提起訴訟并申請股份司法凍結。質押到期未回購該訴訟緣于2017年11月瑞晨投資與中原證券簽訂的質押式回購協議。
彼時,雙方約定瑞晨投資從中原證券融入資金2億元,瑞晨投資以持有的銀禧科技股票2477.83萬股作為標的證券質押給中原證券,融資期限自2017年11月22日至2018年11月21日,利率為6.4%。
2018年9~10月,中原證券曾對瑞晨投資所質押的股份進行了三次強制平倉,以歸還部分罰息和本金,但直至2018年11月,規定的回購交易日期滿,瑞晨投資沒有依約履行購回義務,其行為已構成違約。中原證券因此起訴瑞晨投資,瑞晨投資所持銀禧科技2452.99萬股已被司法凍結。
瑞晨投資的股東為譚頌斌和周娟,二者的持股比例分別為60%和40%。其中譚頌斌為普通合伙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規定,譚頌斌作為普通合伙人應當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上述兩位自然人同為銀禧科技實際控制人。
銀禧科技稱,該司法凍結事項暫時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及控制權產生直接影響;若瑞晨投資敗訴,中原證券要求償還債務,則不排除其會強制出售瑞晨投資持有的銀禧科技股份,從而導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情況發生變化。
高比例質押埋隱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瑞晨投資高比例質押問題十分突出。2016~2017年,瑞晨投資先后向華福證券、東莞證券、光大證券、中原證券等質權人質押股票,此前已被多次強制平倉。截至2019年1月28日,瑞晨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被平倉的股份占銀禧科技總股本比例達2%;按銀禧科技1月28日5.25元/股的收盤價計算,瑞晨投資存在平倉風險的質押股份數已占其持股總數的100%。
銀禧科技董秘辦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A股大行情不好,股價大跌,質押風險普遍存在,公司控股股東也未能避過。瑞晨投資此前已經進行了大幅補倉,補到最后基本都補完了,目前在資金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目前銀禧科技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但仍不妨礙瑞晨投資其他質權人行使權利。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律師戴輝勇向記者表示:“股權質押在先,法院查封在后,不影響質權人行使質權。質權人可以根據雙方約定的條件平倉,平倉后的價款優先清償質權人,剩余部分用于清償普通債權人。”
讓瑞晨投資能暫時喘口氣的是,今年開春以來,銀禧科技股價有所回升,截至3月7日收盤,銀禧科技報8.19元/股,較2月初上漲約50%。
對于股價上升是否會降低觸及平倉線股份的比例,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仍有部分股份存在平倉風險,目前控股股東的各個質權人也都按照上市公司大股東三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得超過1%的規定,適時進行平倉。
對于控股股東如何緩解平倉風險,該人士進一步表示,瑞晨投資正在與國資的紓困資金洽談,以緩解資金風險,有相關進展公司將繼續披露。
此前的2018年10月,銀禧科技曾公告稱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及下屬國資控股公司將以股權+債權方式對瑞晨投資及其關聯方進行戰略投資,投資金額不超過6億元。該投資未來的落地被視為解決瑞晨投資“燃眉之急”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