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商用的持續推進,網絡架構的變化方向也逐漸步入大眾視野,邊緣計算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5G熱點下的新主題,邊緣計算在A股被大肆炒作,相關標的漲不停,各大行情軟件也不得不單獨列出一個邊緣計算板塊。但大部分人對邊緣計算仍一知半解,那么,邊緣計算究竟是什么?
接近終端的邊緣計算
事實上,邊緣計算并不是一個新鮮詞,早在2003年,內容分發網絡CDN和云服務提供商Akamai(阿卡邁)便與IBM合作開發邊緣計算。時至今日,該概念被二級市場熱炒,主要是因為MWC(中國移動通信大會)上,英特爾、浪潮科技等紛紛在大會上展示了邊緣計算基礎設施產品,且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600050)在大會上宣布了邊緣計算的發展思路,向來炒預期的二級市場按捺不住了。
要弄明白邊緣計算,就要知道5G技術的特性。目前,5G技術有三大特點,分別是eMBB增強移動帶寬、URLLC超高可靠超低延時通信以及mMTC物聯網。三大特性對延時、帶寬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部分應用場景中,比如自動駕駛的車聯網,由于車輛需要實時分析路面情況,對數據的傳輸要求低延時,以增強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如果所有數據都上傳云端分析后再傳回車輛終端,在造成帶寬的浪費的同時,也增加了延時,并不滿足車聯網的場景需求。因此,需要一個技術解決低延時的痛點,而邊緣計算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邊緣計算是指靠近終端或者是數據源頭一側,采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對就近的終端提供服務。由于離終端較近,能更快的響應網絡服務,以滿足低延時需求,而云端仍然可以訪問邊緣計算的歷史數據。

因此,邊緣計算與云計算之間相互協同,互為補充。云計算擅長全局性、非實時、長周期的大數據處理及分析,而邊緣計算更適用于局部性、實時、短周期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邊緣計算最大的作用,即重新分配網絡資源以及觸達更多的應用場景終端。

小基站成邊緣計算新入口?
雖然A股的二級市場邊緣計算炒作火爆異常,但目前的邊緣計算仍處于行業發展的早期,且最終的市場規模大小很難被預測。中信建投(601066)證券(06066)認為,推動邊緣計算發展的并非該項技術本身,而是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又由應用場景所決定,如果更多的應用場景被開發,下沉的節點更加密集,邊緣計算的規模也就越大。
但不可否認的是,邊緣計算已成為了一種新趨勢。國金證券對受關注度較高的十大邊緣計算應用場景進行了調查,發現視頻內容加速、無人駕駛、AR/VR、工業互聯網、游戲是受關注度最高的行業。

應用場景的不斷探索,將對邊緣計算產生巨大需求,且5G的核心特征是將網絡能力重配至邊緣,提升與場景的強關聯,隨著不斷觸達下游場景,邊緣計算將更加接近人群和終端,而小基站在高密度、易部署、自優化和低成本方面與邊緣計算平臺高度契合,當邊緣計算足夠下沉時,有望成為邊緣計算的新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