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京并桿整治工作背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道路桿件設施日益增加,問題日漸突出,為了提升城市的品質,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南京市在2016年8月印發《南京市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開始了市政道路整治工作。由南京市建委牽頭,以南京路燈管理處為主導,協同交警、公安及其他相關單位,進行整治工作。
在道路地面桿件合桿部分,南京路燈管理處溝通各部門需求,結合路燈桿實際情況進行統籌安排。同時根據智慧城市發展需求,在并桿過程中預留后期其他功能性模塊、加載空間和接口。
在道路地下管線部分,南京路燈管理處前期階段開始召集各管線產權單位提出今后的管線需求情況,提前規劃、科學設計,把接線的管網統一打通,在滿足現狀公共設施強弱電使用的同時,為后期智慧城市擴展預留地下管線備用通道。
02 南京并桿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并桿整治工作中,南京經歷了部分合并到全部合并再到優化升級3個發展階段。2016—2018年共完成綜合道路總長度約90公里,新建桿件7082桿,其中綜合桿件1904桿。
在近期舉辦的2019中國智慧燈桿調研華東區圓桌會議上,南京市路燈管理處總工辦副主任王金勇對南京在并桿方面的工作及成效做了相關介紹。
南京路燈,作為多桿合一的先行示范者,在南京并桿應用中作出了重要行動和影響,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追尋的樣本和經驗。同時,南京也在積極探索智慧燈桿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會上,南京路燈管理處未來城市公司研創中心主任黃李奔介紹了南京在智慧燈桿建設上的探索與實踐。
03 南京智慧燈桿發展路徑
早在2013年南京路燈就提出來“信息路燈、智慧路燈、價值路燈“三步走的發展路徑,分步實施、層層推進。
第一階段信息路燈,立足于基于照明主業,建立以數據為主線的路燈信息化管理平臺。
第二階段智慧路燈,以互聯網思維,進行大數據的分析,能夠在體系上覆蓋全產業鏈,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夠有深入的感知和回饋。
第三階段價值路燈,基于路燈的優勢和價值,以信息化、智能化為依托,實現自我造血,進行設施增值開發。從照明專業向智慧城市領域延伸,實現更廣闊的社會價值。
有了信息化的支撐,南京路燈開始了照明主業的提檔升級。做大存量,擴大區域;通過建設城市級的照明控制系統,構建全市照明設施的一張網、一塊表和一個閘的管理格局;通過單燈管理體系,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以“三化”促“三化”,通過存量設施規?;?、照明管理專業化、智能化促進基礎作業社會化、設施養護網絡化、管理運營市場化。
有了城市綜合桿的積累,南京路燈開始了智慧化的建設,基于“云管端”三位一體的設計。定制開發云平臺,建設“三張網”,以電網為基礎,結合運營商,組建空中無線網絡和地下光纖網絡的傳輸通道。在完善桿件系統基礎上,為城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
黃李奔認為:智慧化的路燈作為一個高度集成的項目,是智慧城市在城市公共空間的落地載體,應該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體系,有外延、可擴展、能適配智慧城市的建設要求,而并不是簡單的集合,更不是單靠某一專業的硬性推動。
04 基于城市綜合桿件的物聯感知網絡及交互體系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南京路燈提出了基于城市綜合桿件的物聯感知網絡及交互體系。核心功能是通過綜合桿件建設和桿件設備加載,實現組建通訊及感知網絡、采集傳輸數據、反饋落地應用。
南京以政府牽頭引領,制定頂層規劃,屬地城市照明管理部門作為地域的總集成來承擔建設、使用、運維的職責,同時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統籌多個專業企業,以綜合桿件為載體,以物聯感知網絡及交互體系的建設運營落地,為政府提供服務。通過整個體系的建設,把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雙雙布局起來,最終打通數據壁壘,為智慧城市服務。
除了南京情況外,與會嘉賓對上海及高郵的情況也作了相關探討,并圍繞智慧燈桿發展現狀進行討論。
由左至右:南京市路燈管理處總工辦副主任王金勇、南京路燈管理處未來城市公司研創中心主任黃李奔、南京照明學會常務理事/南京理工大學教授梁人杰
05 智慧燈桿仍需整頓、梳理、提升和規范
其中,南京照明學會常務理事/南京理工大學教授梁人杰指出,智慧燈桿作為信息采集的前哨,在基于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迅猛發展。但仍需整頓、梳理、提升和規范。行業需認清智慧燈桿的定位:向智慧城市的目標前進,為智慧城市服務。智慧燈桿應該做減法,實現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經濟高效。
上海市電力公司路燈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謝俊彥表示:智慧燈桿技術上不存在問題,關鍵是要突破體制上的難關。需要政府設立基本的管理架構,規定總牽頭的部門,制定好規劃綱要,不要匆忙上馬。建設上要慎重,管理上也要嚴謹,希望有一套智慧燈桿管理上的標準化內容出臺。
由左至右: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與品牌部副總經理王傳奇、上海市電力公司路燈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謝俊彥、中設設計集團智慧建筑總架構師楊軍志
06 差異化路線,智慧燈頭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湖州明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李小奔從路燈企業的角度出發探討企業如何參與智慧城市的發展。
李小奔認為,目前智慧城市屬于初級發展階段,仍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階梯式發展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需要時間的檢驗和證明,我們應客觀的看待?,F階段企業更重要的是加強技術創新以提升核心競爭力。而明朔科技基于石墨烯復合材料散熱技術,將散熱器小型化,使得燈頭內的空間得到極大的釋放,將在桿件上做的硬件系統集成工作轉移到了燈頭內。只需簡單替換燈頭,在原有的燈桿無需拆除的情況下,實現道路物聯網的智慧生態布局,最大程度的減少資產的浪費,達到了安全、經濟、統一、高效的目的。這也是路燈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差異化發展路線,明朔風語系列智慧燈頭在城市道路照明升級改造中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由左至右:高郵市燈具協會會長尤澤勇、湖州明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李小奔、龍騰照明集團產品研發總監蔡明
07 高郵在智慧燈桿發展中的探索與布局
高郵市燈具協會會長尤澤勇就高郵在智慧燈桿發展方面的想法和做法作出闡述。他表示,高郵市政府非常重視當地智慧燈桿的發展,早已在積極謀劃布局,以智慧燈桿為抓手,一方面推動當地燈桿產 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實現高郵燈桿企業的整合,把燈桿產業從高速度發展變成高質量的發展。同時結合智慧城市發展,爭取把高郵建成智慧城市的項目示范區。
此外,尤澤勇也表示,智慧燈桿不能停留在外形設計的層次,更重要的是給燈桿裝上智慧的大腦。
作為高郵燈桿企業的代表,龍騰照明集團產品研發總監蔡明認為,目前燈桿企業在參與智慧城市發展中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歸根結底是人才的挑戰。智慧燈桿跟傳統燈桿相比存在著差異,其中的結構、接口、電路都不相同,需要力學、光學、通訊等人才加入。而目前燈桿企業中的信息化人才缺乏,技術儲備不足,使得產品轉型升級發展比較困難。
智慧燈桿在發展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實際上都是智慧城市建設遇到困難的一個縮影。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與品牌部副總經理王傳奇說到。智慧燈桿現在已經到了建設的一個風口,5G的布局更加速了智慧燈桿的發展。
由左至右:上海市園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電氣工程師周林光、歐普照明市場拓展總監王誠、中電科(上海)公共設施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經營部總監楊博
結語
南京作為多桿合一的先行示范者,在并桿應用中作出了重要行動和影響。同時,南京也在積極探索智慧燈桿發展新思路、新模式。而高郵在基于燈桿產業的基礎上,也開始了建設智慧城市的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南京、高郵等地智慧燈桿的發展模式,敬請關注《2018-2019中國智慧燈桿產業調研白皮書》,白皮書將于今年6月9日-11日阿拉丁論壇期間重磅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