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嘉興市品質辦透露,嘉興已經啟動“智慧桿塔”的試點工作。9月底,浙江省嘉興市區中環南路和花園路交叉口建設了一批智慧桿塔。
智慧桿塔到底有多智能?
據了解,多功能智慧桿塔是集“多桿合一”(路燈、交通燈、通信基站、其他社會功能桿)和“多項目城市智慧功能”(智能照明、視頻采集、移動通信、交通管理、環境監測、氣象監測、應急求助)于一體的復合型公共基礎設施,是未來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感知網絡的重要載體。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分公司行業拓展部副經理屠慧峰表示,智慧桿塔除了包括基本交通信號指示作用,還融入了傾斜角監控、電流監控等智慧化設施,并為后期5G基站建設做了預留。
從27到8,減桿率達到70%
在8月份施工階段,該項目進行了大量的物理合桿工作。改造前,這個路口共有27根桿子,包括交通信號燈、監控設施、路名牌、指示牌等。通過合桿,這些功能都被“同類項合并”到了8根桿子上。從27根到8根,減桿率達到70%。
從現場交叉口的中環南路東西方向看,由于原有功能較多,新的桿體明顯長度較長。“我們根據實際的功能進行割接,原有功能多的,桿體就大,原有功能少的就小。”屠慧峰介紹。
在花園路口子上,我們可以看到路名牌已經掛上去了,有別于傳統抱箍的做法,而是直接卡在拓展槽里面,提高了整體美觀度。
物理合桿是第一步,智慧化設施也將配備
目前,該路段的桿體上以交通設施為主,后期路名牌也將整合上去。同時,桿體也會做一些功能預留,比如頂端的法蘭盤是為以后5G信號基站的建設做準備的。
物理合桿是智慧桿塔的第一步,屠慧峰介紹,相關試點還配備了傾斜角監測和電流監控等相關智慧化設施。“如果桿體發生傾斜、路燈不亮或有東西搭建上去了,后臺都會發出警報,也就免去了耗時耗力的人工巡邏。”
10個路口將建設智慧桿塔
除了中環南路和花園路交叉口,南溪路和花園路交叉口的試點工作也在進行中,新桿體已經豎立起來,不久也將進行割接。
據悉,嘉興將對南湖景區周邊范圍的10個路口進行智慧桿塔的更換,以改善目前道路沿線桿體和箱體設置凌亂、外觀繁多、影響城市景觀及行車視線等問題。
除了對已建道路的改造,嘉興已經出臺《嘉興市中心城市桿塔整治技術指南》,對桿塔總體設計、路燈照明設計等內容進行了明確,原則上要求新建道路均使用智慧桿塔,提升城市品質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