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 International)最近更新了飲用水處理標準,提供了一個更有效的方法來處理飲用水中的微生物。修訂版NSF/ANSI 55標準:《紫外線微生物水處理系統》(Ultraviolet Microbiological Water Treatment Systems)針對采用UV LED技術實現微生物還原處理制定了新的標準,并提供了新的測試方法以驗證廠商的產品。
該標準中包含的處理系統使用UV光殺滅微生物不安全水(A類系統)中的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孢子,或減少經消毒的飲用水(B類系統)中非致病細菌的數量。
NSF表示,此次更新飲用水處理標準意義重大,實驗測試表明UV LED能夠有效地減少飲用水中的細菌及其他微生物。
NSF/ANSI 55標準最初于1991年制定,適用范圍僅限于采用低壓汞燈的低壓UV輻射系統,這是當時市場上唯一可用的技術。
2014年,負責NSF/ANSI標準的飲用水處理單位聯合委員會(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Joint Committee)開始制定協議以提供更新的UV 技術替代方案。
考慮幾個方案之后,工作小組推薦了一個方法,對能夠代表整個生物體類別的一種生物體進行直接對數減少(log-reduction)測試。
工作小組得出的結論是,Q-beta病毒是輪狀病毒的可接受替代物,且該測試方法表現恰當,在所檢測的UV波長范圍(254nm-285nm)的兩端也均是如此。相比原始協議要求進行準直光束(collimated beam)研究來說,直接對Q-beta進行測試是一個更簡單、更一致和更經濟的協議。
據悉,適用于當前各種系統的現有協議將在NSF/ANSI 55標準中至少保留5年,廠商能夠使用標準中定義的新測試方法或舊測試方法來評估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