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委辦公廳、西安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全面推進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
根據《工作方案》的計劃,西安市將按照支撐“三個經濟”發展的載體、平臺、產業、政策、保障進行統籌,涉及建設輻射能力強大的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打造多元化國際化開發開放平臺、構建現代化產業支撐體系等方面,特別圍繞聚焦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創建物流示范園區、支持口岸建設、推進供應鏈體系建設、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等5個方面,提出了21條支持政策。做強智慧信息網
《工作方案》提出,做強智慧信息網。
推進信息樞紐和高速信息網絡建設,統籌推進“云、網、端”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打造“光網西安”“無線西安”“物聯西安”。
加快西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拓展西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總帶寬,增強對陜西及西部地區網絡信息服務支撐能力。
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西北分中心、多式聯運大數據運營中心、城市運行大數據中心等建設,統籌推進政府投資數據中心和超算中心建設,形成國家西向信息傳輸大通道和大數據存儲交換中心、信息樞紐中心、互聯網信源集散地。
推進5G站址布局規劃和基站建設、寬帶網絡建設、網絡架構優化、IPv6規模部署、網絡服務質量提升、公共區域開放、優化用電供給等重點任務,推動NB-IoT網絡建設和應用。
2020年新建5G基站9000個, 2021年新建5G基站7000個, 2022年新建5G基站5000個,累計建成5G基站25000個,實現城區5G信號全覆蓋、重點區域連片優質覆蓋。
開拓發展數字經濟產業
《工作方案》提出,開拓發展數字經濟產業。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衛星物聯網、區塊鏈、核心芯片等重大前沿產業,提升下一代數字信息產品和配套服務能力。
搭建一批共建共享共贏的新平臺,推進技術交流、數據共享、市場貿易、信息消費等,著力培育一批主導數字產業、骨干數字企業和數字產業平臺。
支持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航天基地等建設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區或示范基地。
?? 依托西咸新區共建省市大數據產業基地,重點提升大數據基礎服務、平臺服務能力和水平。?? 依托高新區、浐灞生態區,建設大數據創新示范園區,重點發展大數據應用服務。
探索建立經濟治理基礎數據庫。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500億元,2021年超過4000億元,2022年接近5000億元。全力爭創西安國家數字經濟示范區。
突破發展科技創新產業
《工作方案》提出,突破發展科技創新產業。
加快推進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曲江文化科技創業城等科技服務重點聚集區建設,大力發展技術轉移、研發設計、檢測檢驗、創業孵化等科技創新服務,積極推進智能系統、精準醫療、虛擬現實等新興前沿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在“一帶一路”沿線設立海外雙創基地、科技園區、離岸創新中心、研發中心、科技服務站等。
2020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3700家;2021年達到4200家;2022年達到4700家。
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到2021年院士工作站達到90家;到2022年院士工作站達到100家,博士后工作站(流動站、創新基地)達到100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500人次以上,實施國外引智項目100個以上。構建科技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