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長江經濟帶東風,立世界軍運會舞臺,為展現大美江城特有的活力、魅力和實力,2017-2019年期間,武漢在城市景觀和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更新改造。同時,借力軍運會,也帶來了5G在武漢的快速發展建設,路燈桿作為5G部署的最佳載體,隨著智慧化改造的需要,也隨之升級為智慧燈桿。
三陽路,開啟武漢智慧燈桿建設
據了解,武漢市智慧燈桿建設啟動于2018年。2018年9月,為適應新時代對城市照明和城市管理智慧化的發展需求,武漢市首批智慧燈桿亮相三陽路,在長達2.5公里的道路上,共安裝了150盞智慧燈桿。為了與長江流水遙相呼應,燈桿特制成“S”型,因而有“小蠻腰路燈”的稱號。除造型有特點外,功能上還可以通過單燈控制器,實現道路照明根據時間、光照度和人流量進行自動開關燈和亮度照度調節,還增添了視頻監控、城市信息發布、5G微基站搭載、電動汽車充電等智慧城市管理功能,并預留多種功能入口,極大地提升了路燈桿的使用靈活度。
據不完全統計,除三陽路外,目前武漢已經建成的智慧燈桿項目包括漢正街、水果湖、江漢路、木蘭大道等,光谷區域也在籌劃更整體的建設。
漢正街,智慧燈桿打造智慧街區
被譽為天下第一街的“漢正街”亮點片區綜合改造,也是武漢軍運會籌辦中20個城市亮點片區中的的重點項目。漢正街智慧燈桿作為智慧街區管理的基礎設施從項目一開始就受到高度重視。在400米的示范街內,共設置了32套具有十大功能的“云水漢正”文化定制智慧燈桿,包括5G微站、智慧照明、led信息發布、一鍵呼叫服務、智慧監控、人流量監控、街區廣播、共享wifi、手機充電微型氣象站等針對漢正街商貿特色、服務對象及管理方式的功能,一盞盞智慧路燈的聯結,形成一張物聯網,通過后端大數據平臺,實現多種應用。同時,針對5G技術落地,漢正街率先實現了5G微基站全覆蓋預留,已成為目前國內已建成功能最多的智慧燈桿項目。
水果湖片區,實施多桿合一避免道路桿件林立
水果湖亮點片區是武昌區政府迎接軍運會重點打造的片區,該區域由于歷史悠久,道路老化,城市基礎設施相對不夠完善。改造針對現有道路狹窄,地段特殊等需求,引進了先進的多桿合一理念,在國內首次將公安、城管、交通、路燈四部門用桿需求整合,四個部門合桿后各自管理使用獨立機倉,互不干擾。改造后的道路共有多功能桿331支,減少了55.9%的道路立桿。避免了城市桿體的重復建設以及路口桿體林立的亂象,有效地節約城市地面和空間資源。
江漢路,落地華中地區首個5G智慧燈桿
而在今年的5月12日,湖北省武漢江漢路步行街中心廣場落地智慧燈桿項目,這是湖北省乃至整個華中地區首個建成的5G智慧燈桿,其桿頂端掛載著5G基站,上面還安裝了攝像頭、液晶顯示屏和燈箱。據介紹,與三陽路、澳門路上的智慧燈桿相比,江漢路上的5G智慧燈桿最突出的功能是具有5G信號發射功能,而此前的路燈只具備5G信號接收功能。
木蘭大道,智慧燈桿助力武漢軍運會賽事
今年7月,武漢市黃陂區對木蘭湖風景區的木蘭大道道路照明進行提升改造,在智慧燈桿上搭載了視頻監控、一鍵報警、公共廣播、充電樁、環境監測和動態廣告燈箱等智慧功能,一系列功能通過聲音、視頻和對話等方式,為軍運會賽事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安裝的智慧燈桿在燈頭頂部還為5G微基站預留有位置和接口,為后期安裝5G微基站提供了便利。
可以看出,在軍運會的契機下,武漢對路燈進行了一次大升級。由此,帶動武漢智慧燈桿建設走在了國內的前列。
智慧燈桿由于具有與5G基站結合的天然優勢而受到運營商的重點關注。作為全國5G建設試點城市,2018年4月,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武漢市5G基站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在該《方案》中明確提到:“充分發揮企業需求全量統籌和建設主體作用,將全面開放各類市政公共資源,建設宏基站3000個和微基站超過27000個。2019年面向武漢軍運會提供5G網絡商用,2020年建成覆蓋全市的5G網絡并全面商用。”
經測算,基于燈桿上的5G微基站建設數量,將大約占微基站需求總數的84%,即22951個,可見份額之大。其中,市政道路路燈桿5G微基站安裝數量為14698個,小區內路燈桿安裝量為6410個,多功能塔桿安裝量為1843個,共計22951個。如果這些存量普通路燈桿安裝5G微基站,必然成為城市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項目。按每根智慧燈桿8至10萬元測算,那么未來將迎來20多億元的市場商機。
軍運會加速武漢蝶變,智慧燈桿點亮智慧江城
如今,軍運會已經過去,但武漢智慧燈桿建設仍在進行。武漢東湖經濟技術開發區,被稱為“武漢·中國光谷”。早在2018年6月,光谷中心城智慧燈桿示范片區正式啟動建設,同年8月試點建設完成。
今年9月,武漢光谷中心城智慧城市建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布武漢光谷中心城智慧路燈特許經營權項目招標公告。明確指出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心城區域36.15平方公里范圍內及高新大道全路段,擬安裝智慧路燈數量約5000盞,主要建設內容為地面以上部分的燈桿、燈具、智能模塊及相關運維管理平臺等。項目特許經營期限二十三年,其中建設期為三年。
此外,在武漢食品工業加工智慧園區示范工程建設項目中,總投資超2.5億元,建設總體構架分為:基礎設施層、應用系統層、信息利用層、信息交互層、安全保障層等五個架構,全面實現園區智慧化功能與訴求,為東西湖區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公眾提供智慧化服務。其中,基礎設施層將建設300個智慧路燈,擁有通訊微基站、WIFI熱點、監控、汽車充電、顯示屏、數據采集、APP終端等服務。項目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模式)運作,建設期3年,運營期22年。 由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英飛拓仁用信息有限公司和武漢億云迅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智慧燈桿建設標準相繼推出的同時,武漢也悄然推出了團體標準。今年5月,武漢智能電網產業技術創新協會發布了T/ZNDW 001—2019《智慧路燈通用技術條件》,為智慧燈桿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2019年,全國各地智慧燈桿建設熱潮來襲,武漢乘軍運會之風,在智慧江城建設上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在提升武漢顏值的同時,還大大提升了武漢城市管理的“智慧”。然而,智慧燈桿縱然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成長動機,但要真正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依然道阻且長,前路漫漫。未來,期待江城武漢能不斷變革超越,勇立時代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