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之下,春耕之時,多家LED企業也相繼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報告。據古鎮燈飾報大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1日,共有42家LED相關企業披露2019年度業績快報/報告。上中下游代表企業三安光電、木林森以及歐普照明尚未公布業績情況。
縱觀業績可見,約81%的企業盈利,其中,66.67%左右凈利實現正增長,約47.62%的企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此外,今年以來常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通過業績一覽表可發現,本次凈利增幅超一倍的有8家企業,最高為212.95%;而凈利下降幅度逾100%的則有5家,且最大下降幅度達519.81%。

就LED上游芯片領域來看,往年較具代表性的三安光電、聚燦光電、德豪潤達均未披露業績情況,從所統計的6家上游領域企業來看,僅有掌握原材料、元器件的晶盛機電、艾華集團、晶豐明源的營收凈利實現雙增長。
而華燦光電的業績表現與其他芯片公司對比明顯,其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7.16億元,同比去年下降0.56%,但凈利潤卻虧損達90.51千萬元,同比下降471.14%。華燦光電表示,受 LED 芯片 2019 年整體產能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公司整體減少普通照明產品的生產和供貨,使得收入降低 7%左右,且前三季度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低,使得芯片業務前三季度累計虧損較大。
此外,據華燦光電所披露的公告顯示,受襯底片業務收入和毛利下降的影響,公司依照資產評估測試的結果全額計提了襯底片業務收購時形成的商譽 2.54 億,也較大的影響了報告期內的利潤。
中游封裝領域整體表現較好,除了鴻利智匯受三家子公司的影響使得整體利潤有所減少,直虧87.69千萬元,以及瑞豐光電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及前期人員變動影響,導致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玲濤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小背光產品銷售收入下滑明顯之外,其余已披露的中游企業大多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其中,增長得較為明顯的有兆馳股份,凈利潤增長157.15%。兆馳股份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長期的技術和產品的積累,公司獲得眾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客戶的青睞,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持續升級,以及公司堅持推動自動化和信息化,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同時成立了集采中心,通過招標、競價和集團綜合管理,整體的采購成本得到了持續優化。
在貿易摩擦、行業需求放緩及供需失衡等不利因素影響環境下,下游領域總體表現參差不齊。麥達數字營收雖大幅下滑,但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實現翻倍。麥達數字表示,受國內、外經濟大環境變化趨勢和行業不景氣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但由于公司智能硬件板塊近年來重視產品布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持續增加,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使得公司智能硬件板塊整體毛利率同比上升,利潤增加。
而同樣營收大幅下滑的珈偉新能,凈利方面雖同比去年增長46.08%,但依舊虧損10.73千萬元。對此,公司解釋稱,受2018年光伏行業政策和國家金融政策調整的持續影響,且因銀行抽貸導致現金流緊張,EPC業務接近停滯,報告期內EPC收入持續下降;與此同時,受2019年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公司海外照明業務收入同比大幅下降。而凈利潤正向增長則主要是由于與去年相比,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及商譽、存貨、固定資產等資產減值計提金額減少。
此外,還有堪稱上市后業績便“變臉”的久量股份,雖說是去年12月底正式登陸A股,但所披露的第一份業績成績單,卻是凈利同比去年下降11.72%。對此,久量股份表示,主要原因是受美元匯率影響與子公司生產基地建設需要銀行貸款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增加;同時,由于公司未被列入廣東省 2019 年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導致不能享受高新技術企業 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進而利潤減少。
不過,下游領域中還是有業績閃亮的代表,雖然歐普照明、雷士照明、公牛集團尚未披露2019年度業績情況,但也有三雄極光、陽光照明、華體科技、金萊特等企業表現不俗。
例如三雄極光,通過有效的市場開拓和較高的營銷投入,在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仍實現營收的小幅增長,達到25.04億元;與此同時,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成效顯效,產品銷售毛利率同比上升,凈利潤同比增長36.36%。而金萊特營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場于下半年逐漸回暖,第四季度訂單增加;同時,報告期內,公司收購國海建設有限公司100%股權,合并主體增加,子公司收入并入所致。
總的來說,各位上市企業還請且行且珍惜,擦亮眼睛,看好子公司,別丟了聲譽,更別丟了商譽。